2025年4月2日,我院在西学楼北1308举办了2025年第5期正学读书会。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思维、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任莹、2024级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吕超、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张苗、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顾文蕾、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鲁宇、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宣伊分别作为主讲人进行读书汇报,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郑冰茹担任评议人,部分研究生旁听了此次报告会。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思维分享了塞缪尔·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她的汇报分为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核心观点与阅读感悟四个部分。首先,她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学术主张和经典著作,并对本书的现实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行简明介绍。其次,她从整体结构、理论框架和研究取向等方面概括了本书的大致内容。再次,她就本书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讲解,对政治稳定、政治现代化等核心观点进行细致的梳理。最后,她对建立政治秩序和扩大政治参与两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郑冰茹博士对孙思维同学的汇报内容和思考总结给予肯定。并建议后续补充完善强政府理论相关内容。同时指出,针对硕士阶段即将面临的开题和毕业论文写作,未来还应多关注学术著作的的分析手段、研究方法及案例来源等方面。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孙思维分享)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任莹分享了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的经典著作《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她首先梳理了著作的核心理论,即阿尔蒙德将政治体系视为由选民、利益集团、立法与官僚机构等结构互动形成的公权力系统,其发展依赖于结构与功能的动态适应。其次她重点解析了政治体系的三层次功能——体系功能(政治社会化、录用与交流)维护系统稳定,过程功能(利益表达、综合与决策)实现输入到输出的转换,政策功能则通过输出与反馈体现治理效能。然后结合案例,阐述了政治文化与结构分化的关联。最后她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性,如对文化历史特质的简化处理,以及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郑冰茹博士对任莹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她指出任莹同学的分享“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表明她对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解尤为透彻,尤其在解析政治文化与结构分化时,能结合中国治理案例阐述文化世俗化与政策精细化的互动,展现了跨学科思维。该书对理解全球政治多元性的现实意义重大。比较分析可揭示不同政治体系的异同,为中国治理现代化提供镜鉴。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结构效率与文化适应性,或许正是数字时代政治发展的新命题。”此次分享不仅展现了阿尔蒙德理论的学术价值,更激发了对比较政治学前沿问题的思考。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任莹分享)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吕超分享了托马斯的《公共选择与政策变迁》一书。汇报人书的主要内容、各章节内容和书中主要理论等三方面进行分享。汇报人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首先,该书的核心观点是:政策变迁并非单纯基于公共利益或技术理性,而是政治参与者(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选民)在特定制度环境下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其次,书中主要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在于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引入政治分析,认为政策制定受个体利益最大化驱动,集体决策常陷入效率困境(如投票悖论、寻租行为)。书中指出,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和资源投入扭曲政策方向,政治家为连任推行短视政策,而官僚机构则倾向于扩张权力和预算,导致政策僵化或低效。政策变迁的动因包括利益博弈、外部冲击(如经济危机)或政策企业家的策略性行动,但制度设计(如否决点、路径依赖)可能阻碍改革,使政策锁定在次优状态。
最后,汇报人谈到《公共选择和政策变迁》这本书在如今这个智能化时代具有的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爆炸和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托马斯的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政策变迁的现象提供深刻理论基础的。郑冰茹博士对吕超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认为汇报者对于该书中专业术语部分的解释较为正确。但在讲解逻辑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因此对汇报的逻辑提出改进建议。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吕超分享)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张苗分享的书籍是米什拉的经典著作《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她从作者介绍与写作背景、福利国家的三个阶段、社会政策和新模式以及个人思考四个方面展开分享。首先,她简要介绍了作者米什拉和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其次,对福利国家三个发展阶段进行概述,分别为1950-1975年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的黄金期,1975-1980年的危机阶段,以及1980年后市场化改革时期。同时比较了新保守主义与社会民主合作主义模式,揭示了不同福利制度的路径差异。再次,分析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社会政策和新模式,指出二者的福利政策都注重提供普遍性的社会服务和致力于维持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标准等,但政策也根据本国国情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最后,在个人思考部分,她提出福利国家的界定不是单一的,而应根据不同的特性——如充分就业水平、福利计划的普遍性以及再分配的财政问题进行判别;同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提出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应采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及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等积极措施。
郑冰茹博士在点评中对张苗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张苗准确梳理了福利国家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通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案例的比较分析,体现了对福利模式差异性的深刻理解。在理论深度上,建议可以进一步探讨米什拉理论对非西方福利体制的解释力,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国家理论的新发展。同时在阅读学习时可以阅读经济学家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加强对福利国家、制度的理解和应用。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张苗分享)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顾文蕾分享了拉塞尔·M·林登的《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一书。首先她对本书的背景及作者进行了简单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主要基于20世纪末公共部门面临的挑战和变革需求,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期望日益提高,要求政府更加高效、透明和响应迅速。作者基于此背景创作了本书,并因此而成为无缝隙政府理论的创始人。接着她从公共机构面临的新现实、再造公共组织、齐心协力进行政府部门再造三个方面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总结:①无缝隙政府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涵;②再造政府的原则、战略和行动纲领;③案例分析及提出实施无缝隙政府服务的条件。并着重介绍了本书的理论建构以及现实贡献。最后她分享了对本书的个人感悟,结合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内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流程再造的过程中,顾客导向、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是需要坚持的原则,《无缝隙政府 公共部门再造指南》给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创新提供了很多智慧!
郑冰茹博士对顾文蕾同学的读书分享内容进行点评。首先她对分享内容进行了肯定,对本书的内容介绍比较详细,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探讨了个人感悟。她提出,该书的写作背景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时期,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实践经验和变革策略,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此外,郑冰茹博士提出可以结合专业研究方向,与网格化治理等相联系进行研究,以及本书的运用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值得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学习和借鉴。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顾文蕾分享)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鲁宇分享的书目是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的著作《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他从作者与写作背景、核心观点与理论框架、企业家政府十大原则、支持与批判、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启示五个方面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展开分享。首先他简要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面临公共治理困境的时代背景,进而引出该书主张政府引入竞争、创新与效率理念,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观点。其次,他结合国内外政府治理的十个典型案例,分享了书中企业家政府十大原则的十个章节,分别从各个原则的核心内容、现实案例、面临挑战和应对策略几方面进行总结,言简意赅。随后,他又领学了学界对该书的支持观点与批判声音、对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启示两个部分内容。
郑冰茹博士对鲁宇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她指出,该同学分享内容的总体框架很不错,在内容方面能够结合案例和自己思考,使整体汇报显得十分丰富。这本书的核心观点也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理解政府治理领域相关内容,对我们有所启示。同时,她也建议在如今AI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善于运用人工智能,在许多方面能够让我们更高效、更全面。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鲁宇)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宣伊分享的书籍是肖绮芳编写的《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性变迁研究》,主要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历时关联分析、共时关联分析、政策建议等方面展开。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面临的风险增多,传统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与此同时,大量农地被征用,农地资源减少,农地制度稳定性受到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两者整体性变迁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应对城市化挑战意义重大。其次,进行历史回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和集体保障;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地制度变革,农民社保制度也逐步发展。然而,当下农地流转存在产权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城乡社保差距依旧显著。因此在农地制度创新上,要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明确农地产权、加强农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业发展。农民社保制度创新方面,应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并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推动制度整体性变迁,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郑冰茹博士对王宣伊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她认为王宣伊同学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同时,郑冰茹博士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宣伊分享)
在读书会的最后,郑冰茹博士进行了总结并肯定了大家的分享内容和求知精神,并且向同学们提出如下期许。
郑冰茹博士希望同学们要继续保持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在阅读文献或者学术著作时,要互相交流互相分享。鼓励大家多角度、深层次的阅读,同时要回归现实,多磨练自己学术上的能力。并且要主动思辨,有问题意识,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演绎分析、归纳分析等。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几位硕士研究生同学的分享和郑冰茹博士的点评中顺利结束。通过此次读书会不仅能够扩展同学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更能够促进不同专业间的学术碰撞与交流,提升同学们的学术思维水平。

“正学读书会”是我院为激励研究生扎根经典学术文献,夯实研究学理基础,培植学术研究定力,提高研究生查文献、读文献、学文献、品文献能力,助力学院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我院始终践行“以学术为志业、以公管为旨趣”的价值倡导,通过开展“正学”系列品牌学术活动,为全院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提升学院学术涵养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