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动态 — 正文

上一条:理论之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一条:学风筑基,保研引航 | 公共管理学院举办2025届保研分享会

关闭

正学读书会 | 我院举办2024年第23期正学读书会
 

  2024年11月27日,我院在西学楼北1313举办了2024年第23期正学读书会。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何瑶冰、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希、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于晓晴、2024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胡一涵、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艺萌、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巧雲、2022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马瑜菡、2024级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立分别作为主讲人进行读书汇报,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东阳担任评议人,部分研究生旁听了此次报告会。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

硕士研究生何瑶冰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何瑶冰分享了潘锦棠所著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的性别利益》。何瑶冰同学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汇报。本次汇报不仅展现了其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性别平等在社会保障领域中重要性的认识。何瑶冰同学首先介绍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强调了在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他详细梳理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从1991年的改革起步到1997年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展现了中国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努力和进步。在内容概览中,何同学着重介绍了养老保险中的性别利益问题,分析了影响两性养老金分配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判断养老金性别分配公正性的两项原则。他的详细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男女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分配的关系,以及国际上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不同做法和观点。延伸思考方面,何瑶冰同学聚焦于养老保险制度在传承社会公平、应对人口老龄化、平衡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她提出,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基石,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王东阳博士对何瑶冰同学的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汇报内容深刻,体现了对文章内容的熟悉,汇报的逻辑连贯,各个部分之间过渡自然,比如按照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延伸思考的顺序,让听众或读者容易跟上思路。本次汇报不仅是一次学术分享,更是一次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性别利益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为社会保障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何瑶冰同学的分享)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李希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希分享的书目是迈克尔·李普斯基的代表作《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她主要从作者简介、主要内容、思想感悟三个方面展开讲述。首先,她简要介绍了原著作者李普斯基的学术背景和突出贡献,并介绍了本书的译者韩志明和颜昌武教授。其次,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系统梳理了本书的四个核心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街头官僚在当前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街头工作的共同特征、实践模式以及优化街头官僚履行关键公共职能的路径与可能性。最后,李希同学分享了她的思想感悟,提出:当前公共政策的执行离不开街头官僚的裁量作用,政策制定应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充分考虑街头官僚面临的资源约束与困境,以提高政策执行的公平性与效率。

  王东阳博士对李希同学的分享进行点评。他指出,李希同学的分享结构清晰、内容详实,尤其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书籍内容,展现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王博士进一步补充了《街头官僚》一书的现实意义,强调街头官僚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裁量权的行使上,还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真正落地。此外,王博士还鼓励同学们结合我国当前行政管理实践,深入探讨街头官僚理论的本土化应用。

    

    

(李希同学的分享)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

硕士研究生于晓晴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于晓晴分享的书籍是《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她通过作者简介、内容概览及个人读后感三个维度,向大家展示了该书的独特之处。她首先提及了该书作者——知名史学家金观涛与刘青峰,简述了他们的学术成就与贡献。接着,于晓晴对书中的核心章节进行了总结,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持续机制、特有的宗法一体化结构及“超稳定系统”理论。在分享读后感时,她聚焦于书中探讨的周期性振荡调节机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国家的显著差异在于其制度结构的长期稳定与周期性政治动荡的并存,这正是“超稳定系统”理论的实际例证。她还深入剖析了周期性动荡的根源,诸如宗法一体化结构的双重性、农民起义的频繁以及外部力量的影响。

 王东阳博士对于晓晴的分享给予了评价,认为《兴盛与危机》对于管理学的学习具有启示意义,其结合宏观叙事与微观故事的手法极具吸引力。同时,他赞赏于晓晴对书籍的深刻理解,其读后感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书中逻辑的认识,也激发了更多思考。

    

    

(于晓晴同学的分享)

    

2024级图书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胡一涵

  2024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胡一涵分享了彼得·圣吉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他从创作背景、核心概念、五项修炼的具体内容以及总结反思四个部分展开。首先,他介绍了本书的创作背景。彼得·圣吉通过对日本企业崛起的分析,揭示了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其次,他阐释了“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概念: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够持续开发创造未来能力的组织,善于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将新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创新与竞争力。然后,他详细讲解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其中,系统思考被认为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它要求人们以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理解事物彼此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自我超越,个人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向更高的目标进发;改善心智模式则要求个人审视、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建立共同愿景是将个人的愿景与团体的愿景相融合;团队学习则要求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分享知识,促进团体集体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他分享了五项修炼对个人学习生活的启示。

  随后,王东阳博士对胡一涵同学的读书分享内容进行点评,认为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晰展示了书本脉络、对五项修炼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提及五项修炼对个人学习、生活方面的启示,结合理论与实际,增强了分享的现实意义。

    

    

(胡一涵同学的分享)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李艺萌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艺萌分享的书籍是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她主要从作者简介、章节梳理、核心要点和感悟启示四个方面展开。她首先介绍了韦伯的生平及学术地位,其次逐步深入探讨了书中的核心观点。她将书中章节的逻辑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出现理性资本主义的现象;二是社会分层中各个宗教派别的分布特点;三是什么是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四是路德的“天职观”和加尔文宗对路德观念的发展;五是新教伦理是什么以及新教伦理促进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式。她将新教伦理如何促进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式概括为赋予劳动神圣意义、鼓励积累和再投资、培养理性和自律精神、为追求利润提供道德正当性四个方面。最后,她还结合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对韦伯的研究进行了感悟和反思。

  王东阳博士对李艺萌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他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肯定,汇报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此外,王东阳博士提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应该积极发掘其正向功能,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李艺萌同学的分享)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

硕士研究生杨巧雲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巧雲分享的书籍是《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汇报从作者介绍、书籍主要内容、核心议题以及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启示四个部分展开。她首先介绍了这本书是长期专注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毅于2003年3月到2004年底前往华中地区某乡镇,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田野研究并记录而成的。接下来,汇报重点讨论了《小镇喧嚣》中的“国家一社会”理论视角,分析了基层政权、村级组织与农民在复杂互动结构中的博弈与共生。杨巧雲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阐述了书中揭示的乡镇治理的复杂逻辑,尤其是基层政府、村级组织与农民三方之间的权力博弈。她特别提到,乡镇治理中的权力传导呈现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格局。基层政府不仅负责行政职能,还肩负经济运营压力和政治任务;而村级组织作为中介,既要执行政府任务,又要代表村民利益,双重身份使其在治理中充满妥协与矛盾。此外,杨巧雲还深入剖析了“弱政—刁民”模式,指出基层政府在治理困难时,往往依赖柔性手段和非正式技术来推动工作。农民通过示弱和“行蛮”策略与政府展开博弈,村级组织则通过点发、人情关系和调解等手段,平衡各方利益,展现了乡村治理中的情境化特征。最后,杨巧雲总结道,尽管《小镇喧嚣》描绘的是20多年前的乡镇治理情况,但其中所讨论的治理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政府、村级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依然是理解和推动乡村治理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王东阳博士对杨巧雲的汇报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汇报内容的逻辑性与清晰度,认为通过图示化的方式,有效呈现了《小镇喧嚣》中所讨论的乡镇治理的权力博弈与运作逻辑。王东阳博士指出,书中的分析不仅为我们理解农村治理中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未来乡村治理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杨巧雲同学的分享)

     

2022级图书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马瑜菡

  2022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马瑜菡在读书分享会上介绍了戴维·温伯格的《新数字秩序的革命》。通过作者背景、书籍框架及核心观点的深入讲解,探索了数字时代知识秩序的深刻变革。马瑜菡首先简要介绍了作者戴维·温伯格的背景。他是美国知名作家、技术哲学家,长期研究数字文化和知识管理,其作品以独特视角探讨互联网时代知识组织和信息传播问题,为读者提供全新思考路径。《万物皆无序》围绕数字技术如何重塑知识秩序展开,通过多个案例分析了传统与数字时代知识组织方式的异同。例如,亚马逊灵活的分类方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固定分类的限制,维基百科则展示了社群互动对知识构建的积极作用。书中强调,在信息碎片化和重组的趋势下,人们需重新审视传统秩序的局限,同时挖掘数字时代知识管理的新价值。在分享过程中,分享者详细解读了有关“信息混乱”的章节,结合企业组织图的实例探讨了数字环境中混乱与创新的关系。这一分析不仅揭示了数字秩序的特点,也启发听众从新的视角理解知识管理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博士评议人王东阳肯定了分享内容组织的清晰性和PPT设计的美观性,同时指出,数字时代对研究者提出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结合的更高要求,只有通过深入探索数字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马瑜菡同学的分享)

     

2024级应急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张立

  2024级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立分享的书籍是米歇尔·渥克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她通过作者简介、内容框架、书本评价、典型的灰犀牛事件以及思考与感悟五个部分,为我们深入解读了“灰犀牛”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张立不仅详细阐述了作者米歇尔·渥克的背景和成就,还通过对“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的对比,让我们对风险识别和管理有了全新的理解。她深入分析了《灰犀牛》书中的三个核心部分:危机的界定与分类、面对危机的普遍反应与根源、以及应对策略与建议,使得听众能够清晰地把握书中的脉络。在分享过程中,张立结合深圳“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这一典型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灰犀牛”事件的预警信号和前兆,以及如何通过提前识别和准备来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她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和组织如何提前识别和应对大概率危机,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阅读《灰犀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风险,学会与潜在的危机对话,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王东阳博士对张立的读书分享进行了点评。首先,他肯定张立最初对概念的辨析,认为她解释得清晰且独到,并且对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清晰明了。此外、王东阳博士认为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阐述理论,使得听众更好理解本书的核心观点,不仅让听众对“灰犀牛”事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使得抽象的理论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张立同学的分享)

    

  在读书会的最后,王东阳博士进行了总结并肯定了大家的分享内容和求知精神,并且向同学们提出如下期许。

  王东阳博士希望同学们要继续保持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在阅读文献或者学术著作时,要互相交流互相分享。鼓励大家多角度、深层次的阅读,同时要回归现实,多磨炼自己学术上的能力。并且要主动思辨,有问题意识,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演绎分析、归纳分析等。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几位硕士研究生同学的分享和王东阳博士的点评中顺利结束。通过此次读书会不仅能够扩展同学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更能够促进不同专业间的学术碰撞与交流,提升同学们的学术思维水平。

    

   

(海报)

    

  “正学读书会”是我院为激励研究生扎根经典学术文献,夯实研究学理基础,培植学术研究定力,提高研究生查文献、读文献、学文献、品文献能力,助力学院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我院始终践行“以学术为志业、以公管为旨趣”的价值倡导,通过开展“正学”系列品牌学术活动,为全院师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提升学院学术涵养力与影响力。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