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对考古发展历程和各式发掘物品的了解,能够深度探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认同感。
值此“5·18历史文化节”之际,历史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协办“探寻考古奥秘,传承文化根脉”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活动,两院多名研究生报名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于2025年5月17日早上9点通过实地参观陕西考古博物馆,深度学习考古文化知识,进一步领略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


(陕西考古博物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中国首家考古专题类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2022年4月28日试行开放。场馆整体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理念,外墙材质选用取自秦陵封土的夯土,既呼应了陕西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赋予建筑质朴厚重的质感。博物馆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的常设展览,室外有田野考古主题展示区、陶瓷石刻文物展示区等,室内展区被巧妙划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四个展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通过合理的动线设计,引导参观者循序渐进地了解陕西考古的前世今生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博物馆志愿者首先带领同学们参观“考古历程”展馆,仔细为同学们讲解考古文化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以及优秀考古团队的风采。同学们在志愿者精彩动人的讲解中,与展柜内的历史文物隔空对话,感受每一个文物的前世今生。


(志愿者带领同学们参观)
随后,同学们在下一位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文化谱系”展馆,共同学习了陕西境内考古学文化谱系与人类活动脉络。从蓝田猿人、大荔人等遗址出土的化石与石器的旧石器时代,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最后到青铜器、贺家马车坑的周原遗址,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而后,同学们跟随志愿者进入“考古发现”主题展馆。讲解志愿者聚焦文明起源,详细讲解了石峁遗址、芦山峁遗址的考古突破,通过探寻雍城遗址代表的秦王朝、阳陵陶俑代表的汉王朝以及唐王朝的文物秘迹,寻踪曾经的盛世帝国。


最后,志愿者带领同学们步入最后一个展厅“文保科技”展馆,在志愿者专业且精彩的讲解和答疑中,同学们对陕西各时期代表性考古成果有了深切的认识,也了解到了文物保护技术的前沿实践成果以及技术运用场景,向同学们展示文物修复工作者“巧手良医”的责任和担当。




经过这次博物馆之旅,大家既感受到了自己学习生活的历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了解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承脉络,学习到了更多考古文化知识。收获之余,大家谈论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西安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敬重。感谢历史学院提供的这次学习实践的机会,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依旧保持探索知识的热忱,增长阅历,锻炼自己,不辜负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