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的雾霭记得她跋涉的脚印
山间的溪流听过她测验的细语
山月无言,数载春秋
她将学术理想揉进沙石泥土
把心理干预的仁心嵌入山间沟壑,
在深山里谱写出最动人的生命诗行。
01
高晓彩教授个人简介

(高晓彩老师)
高晓彩,理学博士,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应用统计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统计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等专业基础课与学位课的教学工作。
在人口与健康领域,主要从事精神性疾病的预防与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骨干成员,参与国家“九五”、“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973”前期专项课题、陕西省“九五”、“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SCI源期刊以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两部。
在实验室里开展研究工作是大多数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择,但高晓彩老师却选择用双脚丈量秦巴山区的每一道褶皱。1995年那个震撼心灵的夏天,当看到弱智家庭在贫困线上挣扎,她把硕士论文的公式,改写成了山区儿童弱智早期筛查的手册。三十多年来,在导师张富昌教授带领下,她及课题组成员啃着冷馒头辗转汉中、商洛、安康三地55个贫困乡镇走村入户,调查儿童弱智患病率与病因,构建基层儿童弱智防治与早期干预网络。


(高晓彩老师与团队成员)
培训基层防治人员与儿童母亲2万多人次,组织社会各界为村级医务室捐助医疗器械10多万元,开展义诊4万多人次,发放儿童图书与玩具上万册——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及团队成员用科研成果铺就的生命通道。当那些曾被干预的弱智儿童智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不再成为家庭与社会的沉重经济负担,所有的学术荣誉都化作了秦岭深处最朴实的回响:所谓学者,就是要让论文长出泥土的温度,让知识成为改变命运的船桨。


(高晓彩老师深入基层)
培训基层防治人员与儿童母亲2万多人次,组织社会各界为村级医务室捐助医疗器械10多万元,开展义诊4万多人次,发放儿童图书与玩具上万册——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及团队成员用科研成果铺就的生命通道。当那些曾被干预的弱智儿童智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不再成为家庭与社会的沉重经济负担,所有的学术荣誉都化作了秦岭深处最朴实的回响:所谓学者,就是要让论文长出泥土的温度,让知识成为改变命运的船桨。


(实地走访)
山高路远,挡不住她丈量贫困家庭疾苦的脚步
岁月漫长,磨不灭她守护生命的初心
她将论文写在蜿蜒山路上
她把成果融进百姓笑靥中
用一生坚守,诠释新时代的学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