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本科教学
 
 
 
  本科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本科教学 — 正文

上一条:携手新程,“公”筑未来|公共管理学院开展2025级本科新生入学教育主题讲座之《大学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下一条:携手新程,“公”筑未来 | 公共管理学院举行2025级本科生新生见面会

关闭

步履铿锵,青春正“燃” | 2025级本科生新生军训拉练展英姿显风采
 

9月8日,公共管理学院2025级本科生新生于西安城墙上开展了全长14公里的拉练活动。秋风送爽,口号声与脚步声交织回荡,那些踏过的路、喊过的号、跋涉的苦、并肩的暖,都成了青春最宝贵的勋章。

拉练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拉练心得,快来欣赏一下吧!

拉练心得

           

          


军训城墙拉练后的内心感悟苦不苦,想一想民族耻辱;累不累,想一想民族前辈。

——题记

想一想其实在高考后的暑假我便已经了解到西大的历史传统——在西安城墙上进行“city walk”,也就是在城墙上拉练。可是当我在拉练前一天真正收到通知时,内心是止不住的激动与憧憬,除此之外,由于自身体型偏胖和其他原因,我还有一些顾虑与担心一直萦绕在心头。伴随着复杂的心情,我等待着第二天拉练的到来。

拂晓时分,天边微微出现一丝丝光亮,我们在校长和总教官的指示中向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墙进发,草地上除了有露珠还有纷至沓来的带着朝气的脚步。在登上城墙后,天上的光晕似乎更加明亮,光线通过云层在丁达尔效应下撒在逐渐苏醒的西安古城和城墙之上,我想这似乎预示着这次城墙拉练之旅一定会圆满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体力逐渐透支,腿的酸痛、脚底的疼痛使我极其疲惫,我的意志力受到很大的折磨,与此同时,太阳逐渐升起,云雾逐渐消散,炽热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好晒好热”这四个字充斥着我的大脑,果然我之前的担心不无道理。“什么时候休息?”我心里不停地想。一直掉队而不得不让我过一会儿就要奔跑这种现状不仅让我加深了这个想法,而且让我开始抱怨。“不是说一会儿就休息吗?”“前面走得太快了吧!”正当我的脑海一直充斥着这些想法时,教官的话一个字一个字深深地刻进我的脑海:“有句话说得好‘苦不苦,想一想民族耻辱;累不累,想一想民族前辈!’”“九三阅兵式上三句话是什么?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听到这我的心像被刀一下一下刺入一般,是啊,我如今所感受到的根本赶不上那些历史前辈的千分之一,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无论是古时在城墙之上保卫都城的将士们,还是抗日战争时解救民族危亡的仁人志士;无论是为祖国出生入死的战士们,还是在九三阅兵式上步履坚定的人民军队,他们哪一个不是栉风沐雨,经历磨难?想到这里我转变了我之前的想法,心里默念“坚持”二字继续向前进发。

太阳轮转,到了将近中午的时候,阳光从上面落下,短暂的休整后,刺眼的阳光变得没有那么可怕,清风徐来带来凉爽,晒得通红的面颊是胜利的勋章,疼痛的脚掌从沉重变得轻盈。后来又从教官那得知我们做到了1小时6公里的配速,自豪、震惊、高兴,甚至还有难以言说的情绪填满了我,我做到了我在之前从未做到的事情!城墙的青石板带来历史的厚重与斑驳,这一次拉练之旅带来意志的坚定和精神的传承。正如历史带来的震撼一样,我继承你的坚定与勇敢,你给予我坚强和历练。谢谢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人生难是坦途,也让我懂得要绽放永不言弃的青春!


——2025级档案学张梓游

         

          


步履铿锵,淬砺风采

乌蒙山,金沙江,长征是红色的;秋风中,城墙上,拉练是绿色的。烈日当空,筋疲力尽,我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懂得了拉练的含义。

拉练,拉出的是信念,是我定能行,同心协力的凯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一个好的连队离不开每位同学的谨慎守己,个人遵纪是团体整齐的前提。或许是大家互相分享零食的美味,或许是队尾前方慢下来的那份等候,此刻,我们不再是一个个疲劳的个体,而成了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呼吸的生命共同体。一个人的呐喊可能被风吹散,一个人的脚步或许会凌乱,但众人的呼声,集体的步伐,却能在相互的支撑中,找到一种壮阔而又沉稳的共振。

拉练,练就的是坚持,是锲而不舍,笃行不怠的心墙。“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诚如斯言!起初,似乎大家都不把它放在眼里,仿佛只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旅行。直到太阳缓缓升起,肌肉慢慢酸痛,原本的意气风发谈笑风生,很快被无休止的机械的抬腿所替代。凉风不再光顾,汗如雨下,我无数次想要停下,却总暗暗较劲,“再坚持一下就可以休息”。就这样自我说服,却也完成了十四公里的旅程,而初上城墙时的诺言“这次我不要喊一句苦和累”也深深嵌入城墙。每个人都做到了,一如白居易的草,郑燮的竹,风来弯腰,雪来覆顶,却始终将根须更深地扎进石缝,只为在春天到来时,探出那一点脆弱的、却又是最顽强的绿。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签订的崇高契约。

拉练,传播的是希望,是迎难而上,吾辈雄振的篇章。当从一位位游客的注视中走过,当在相机的咔嚓声中亮相,我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国人是如何看待我们这次声势浩大的军训经历?那些外国友人会不会被我们强大的组织力所震撼,就如阅兵那样?”直到一位神色从容的大爷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就是这样,我们年轻的时候也这样训练,我当了十几年兵呢!”我恍然大悟,在先辈保家卫国的旧地,每一代青年都曾这样痛并坚持着,累并热爱着,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安康。如此,旁人的看法似乎并不太重要了,因为我们此刻,正被前辈的精神所指引,并将影响下一批上城墙拉练的同学,乃至每一位中华儿女,凝聚生生不息的强国力量,奏响新一代青年人时代强音!

“苦不苦想一想民族耻辱,累不累想一想民族前辈。”水泡会化成茧,肌肉的酸痛会消散于时间,但是有些东西已然沉没在灵魂深处,在每一次迷茫与懵懂时,在每一个即将溃散的关口,猎猎作响,指引我们大放异彩,铮铮盎然。


——2025级公共管理类三班崔佳瑶

              


        

履千年砖石,铸青春脊梁

刘禹锡曾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高气爽,碧日白云,红旗绿装。九月八日,在这夏秋更迭之际,西大学子带着同刘禹锡一般的自信与朝气,踏上了军训拉练的旅程。

站立于油绿草坪之上,裹挟于微凉秋风之中,耳畔教官的铿锵之声更为我多添了一丝勇气去完成这次拉练任务。我明白,军训拉练不仅是一次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是一次对心灵深处的洗礼。

一句“按计划进行”正式拉开了拉练的帷幕。一个个方阵整齐一致,一面面连旗迎风飘扬,一名名学子步伐稳健,我们就这样穿过马路,走上了西安城墙。

青灰色的墙砖默默屹立,虽不语,却让我看到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口令如山,脚步如雷。拉练前期时,大家的脚步是轻快又新奇的。厚重古老的墙砖与远处现代大楼的轮廓相映,构成一幅古今同框之美画,尽收于我眼底。一面与同学说笑,一面迈腿前行,一切都令我愉快无比。

随着走过的路程越来越远,我的双腿也开始乏累酸痛。我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一块砖叠着一块砖,相同的排列,无尽的延伸,仿佛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一丝迷茫悄然滑入脑中,我像其他同学一样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此次拉练。然而就在此时,我发现有些砖块竟然被刻上了字迹:有些是时间,有些是工匠的名字。我不禁感叹,千百年来,有多少士兵也曾像我一样走在这雄伟的城墙之上?他们也许顶着重甲,握着长矛,在寒风中或在烈日下,守护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他们的脚步是否也会疲惫,他们的肩膀是否也会酸痛呢?

继续前行,一路上不断有路人向我们侧目,其中不乏许多外国友人。他们热情地与我们说着“hello”,同学们也纷纷用英文做出回应。古色古香的城墙建筑与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发展与蓬勃生机,令人感慨无比。

除了外国友人,另有一位老人也让我记忆犹新。看着我们的方队走过,老人脸上浮现出欣慰的表情,他不住地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说道:“我当了十几年兵,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啊!”这不禁让我想起今年的阅兵仪式上,有士兵曾说:“苦不苦,想想民族屈辱;累不累,想想民族先辈!”无数前辈前赴后继用血肉与汗水换来了如今的和平安定,生在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带着先辈的英勇精神不屈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想到这里,我胸膛中的那口气仿佛又提了起来。身边的同学们亦是如此,最初的嬉笑渐渐被一种沉默的坚毅所取代。我们调整着呼吸,跟随着旗帜,步伐开始变得整齐划一。“一!二!三!四!”口号声再次响起,这发自肺腑的铿锵之音,撞击在古老的城墙上,又反弹回我们的心中。

这不再是简单的行走,它仿佛成了一种仪式:它意味着我们年轻的脚步,正重叠在历史的车辙之上;我们嘹亮的口号,正回应着远古的号角。汗水滴落在城砖上,瞬间蒸发,仿佛是我们的青春与这座古城进行的一次短暂而热烈的交融。我们每一步的坚持,都是在体味何谓“责任”,何谓“坚守”。这份坚守,从千年前的将士手中,传递到了今天我们的肩上。

当写有“西北大学”四字的大楼浮现于眼前,我知道我们已在城墙上走过完整的一圈,我们已用脚步丈量过这座伟大的文化遗产,我们成功完成了拉练任务!一种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汗水交融,遍布全身。站在这古今交汇之处,我豁然开朗。军训拉练的意义,绝非仅是把口号声喊的更大或把脚步走的更齐,而是要在我们这些习惯安逸的青年的心中刻下一份坚毅,唤醒一份血性。

军训拉练结束了,但人生的拉练才刚刚启程。我们终会告别军训,奔赴不同的远方。但无论去向何处,在城墙上拉练的旅程都会是我无比珍贵的回忆。我深知未来将困难重重,但我相信我能带着拉练时的坚毅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今日,我们以铿锵步伐走过城墙,致敬历史;今后,我们更将以此为始,书写新一代的辉煌史诗!


——2025级公共管理类一班李静怡

        

        

如此青砖永不老 昨春何碍拟明春

——晨谒古城墙廿八里有感

长安的秋,在几日阴雨后,呈现出近乎透明的湛蓝天空。破晓时分,天际微露鱼肚白,我们踏上了前往古城墙的拉练之路。十四公里,这个数字在启程时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在终点回望时,却已成为一段镌刻在身体与心灵上的深刻印记。这不仅是一场磨练意志的拉练,更是一次以脚步丈量时光、以年轻触碰永恒的际遇。

说来惭愧,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却从未登临,有的只是听闻和无数次行路时的擦肩而过。晨光熹微,当第一脚踏上那宽厚坚实的城墙砖石,触感微凉而粗糙,仿佛瞬间接通了某个浩瀚的脉流。我如初来乍到的远客,迫切而又克制地环望四周。我看到城墙内屋顶上的瓦当向下滴落着昨夜的雨水,我看到城墙外高楼上的玻璃折射出七彩棱光,看到熙熙攘攘的早市升腾起的烟火气,看到清风拂过树叶泛起的涟漪。此情此景美得真实而纯粹,熟悉又陌生。

最初的五公里是轻松的。年轻的肢体在秋风中舒展开来,步伐轻快如鼓点。同学们的笑语喧哗与城墙的沉静形成奇妙的二重奏。我们如潮水般涌过垛口,在每个角楼处短暂停留,拍照留念,将青春的身影投射在古老的背景板上。城墙默默承载着这一切,如同它承载过无数个朝代的更迭、无数场战争的硝烟、无数次日升月落。然而,当里程不断累积,身体的疲惫开始敲打意识的窗棂。脚步不再轻灵,呼吸不再均匀,肌肉的酸痛在不断地提醒我这段历史的厚重。

个体的疲乏,却奇妙地促成了集体的共振。脚步声不再杂乱,而是汇成一种沉稳的、有节奏的律动,像极了这座古老城市千年不变的心跳。“咚,咚,咚”——它透过脚底,传入四肢百骸,最终与我的脉搏重合。我侧目望去,同伴们的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脸颊潮红,但眼神始终坚定。那是一种被某种更宏大事物所召唤的专注与坚韧。我们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大学生,我们是一支行走于时间洪流中的队伍,是十三朝古都此刻正在呼吸的鲜活注脚。身体的疲累无法磨灭灵魂的激昂,尽管大部队行进至终点前需要最后的跑步冲刺,在场的所有人也未轻言放弃,而是攥紧挎包大步向前。一种难以言喻的磅礴力量,从身体最深处喷薄而出。那是一种基于“完成”的使命与责任,更是一种集体出征不可玷污的至尚荣誉。我们用年轻的双脚,征服了这条见证沧桑巨变的古城墙,每一步都是对自身惰性与极限的自我征服与超越。这更是一种基于“连接”,昨天与今天、历史与现实、天下与脚下、蒙昧与文明的对话。我们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仅是西北大学的学生,更是今日长安的莘莘学子,是历史的传承者与未来的创造者。

当短暂休整过后再反复推敲写下这些话时,我才真正地领悟到:真正的青春,是敢于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自己虽微小却坚定的足迹。这场十四公里的奔赴,是一场身体与历史的酣畅对话,更是一次青春向永恒的深情致敬。

愿如苍翠瓮中树,遐想悠游天外云。

如此青砖原不老,昨春何碍拟明春。


——2025级公共管理类二班宋思语

        

        

心感历史  磨砺意志

一块块砖筑起历史的城墙,一个个印记遗留现今激起人们的澎湃之心。巍峨几千年,历尽沧桑,城墙依旧保留着它的那份震撼雄伟与坚强意志。如同一代代中国人,在历史的进程中,越走越远,越挫越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于黑暗中寻找光明。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耀西安之时,渴望感受历史的那颗奋进之心已然将我从梦境拉到现实。微微亮的环境成为我拉练的第一关,顶着蒙眬的睡眼与昏昏的脑袋,于匆忙之中赶上开往历史的“末班车”。于身,是未清醒与疲惫;于心,是满怀期待与好奇。“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我不由想起陈与义在破晓之前独自踏上旅途。但他是寂寞孤独的,而我与连队共进退。我忽然意识到,这场“旅行”不再是简单地走几公里,而是与团队在困难中找到方向,在黑暗里找到光明。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于逆境中挖掘意志。西安城墙拉练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心理素质的磨炼。在踏上城墙的第一步我便触碰到西安历史,每一块砖头都像有着自己的使命。万人将它踩踏,它贡献自己的身躯将古人送上战场,将如今的我们送上历史的感悟路。长路浩浩,随着太阳金光照耀,看不到头的路不断涌现,我渐渐感到疲惫,腿部无力,脚步酸痛,身体上的困难一点点浮现。而更无力的是心理上对路途的未知和不确定的休息时间。此刻我赶的路将我变成了无头苍蝇。泰戈尔的话却在我脑海飘荡,“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我想,这次拉练正是从身体和意志两方面锻炼我,在逆境中觅出路。

意志是心灵的火焰,不灭则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应当心怀坚韧意志。本次拉练最考验人的便是是否拥有厚实的意志精神。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意志精神是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我们遭遇挫折,意志能赋予力量,让我们重新站起;面对诱惑,意志能筑牢防线,助我们坚守本心。哪怕前路荆棘丛生、迷雾重重,只要拥有坚定的意志精神,我们定能披荆斩棘,走向光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前行,保持意志精神尤为重要。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如工作的竞争、家庭的责任,若缺乏意志,很容易在疲惫中迷失。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没有坚定意志,便难以专注目标。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磨砺意志,以它为桨,在人生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军训拉练正是将我们置于特定环境中考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机会。历史古韵陶冶情操,拉练经历提升心智。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军训拉练的作用,在以后,我将会铭记此次经历,使它不断丰富我的生活,不断为我前进蓄力。

感悟历史便能磨砺意志,铭记历史便能不屈前进。


——2025级公共管理类二班尚嘉琪

         

        

拉练的终点不是结束,而是青春热血的新起点!那些咬牙坚持的每一步、意志战胜身体的每一刻,早已化作刻在骨子里的勇气与坚韧。未来,带着这份“不服输、敢拼搏”的劲儿,同学们必将在更多赛道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谱写属于新一代青年人的辉煌篇章!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