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研究生教育 — 正文

下一条:正学报告会 | 我院举办2025年第9期正学报告会

关闭

正学报告会 | 公共管理前沿讲座——“合作生产与利益共享:公共管理的政策逻辑
 

2025年9月10日晚19:00,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席恒教授在2j201教室为我院2025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作了题为“合作生产与利益共享:公共管理的政策逻辑”的专题讲座。

             


              

(席恒教授讲话)

                

本次讲座报告人席恒教授是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院长、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国家级与省部级重要课题3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社会保障评论》、《中国社会保障》等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部级学术奖励十余项。入选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三秦学者”等人才称号。

              

          

(讲座报告人席恒教授

     

本次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合作收益理论、公共管理的本质、公共管理的目标和公共管理的政策逻辑。  

在这次讲座最开始,席恒教授开篇明义,引入了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合作收益理论。席恒教授归纳了四种人类合作秩序,即市场中的交易合作、社会组织中的规章式合作、代议制国家的法制式合作和行业组织间的法团式合作。这几类合作方式具有从自发、自愿谋求私益,到强制性谋求共同利益,到强制性谋求公共利益再到自愿性谋求公共利益的特征。

接着,席恒教授指出了合作的必要性,是因为合作能为各方还来额外的收益,使他们共享或分享。因此,公共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政府间合作、政企合作、政社合作等,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整合在一起,实现社会的有序化、合作收益的最大化和收益分配的合理化,而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政策工具,通过公共自愿配置、提供公共物品、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

最后,席恒教授指出了公共政策的实现逻辑——共生、共创、共享。共生是公共政策实现的前提,只有各主体在社会系统中和谐共生,才能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共创是公共政策实现的基础,公共管理的本质是合作生产,只有汇聚各方的资源和力量,才能实现合作收益的最大化;共享是公共政策实现的目标,包括物质层和精神层面满足,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体现了公共政策对于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的追求。此外,席恒教授还指出,要坚持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来实现这一公共政策逻辑。      

本次讲座中,席恒教授高屋建瓴的讲解带领同学们初窥了公共管理前沿理论研究的方向,扩展了同学们的理论视野,为今后的研究和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席恒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感谢席恒教授给同学们带来的精彩报告!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