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工作学术交流学术会议 — 正文

上一条:正学读书会 | 我院举办2023年第21期正学读书会 下一条:“第四届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跨学科对话与反思”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关闭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发展论坛
 

2023年9月13日,我院主办的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发展论坛在陕西省渭南市举行。论坛由陕西省民政厅指导,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主办,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和渭南市民政局承办,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院长、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席恒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来自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和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广东、重庆、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等省份民政系统、养老服务领域一线工作者,从事养老服务研究的专家学者等近百名嘉宾参会,近20位地方实践部门同志做养老服务工作的经验分享,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自己养老服务人才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次会议也是黄河流域首次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发展主题、学界和实践部门共同参与的交流会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健康养老研究院执行院长翟绍果教授,健康养老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东方老师,以及学院李莉老师、王昭茜老师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3DF44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院长、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席恒教授主持,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徐怀好,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教授分别致辞,陕西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曹天刚在致辞中分享了陕西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经验。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徐怀好在致辞中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徐主任指出,养老服务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此次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区域养老服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行动和有益探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致辞的最后,徐主任提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26B34


陕西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曹天刚致辞并分享陕西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经验,对出席本次会议和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曹天刚巡视员指出,能否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事关整个养老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介绍了陕西省围绕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扩总量”“强技能”“提待遇”“促认同”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以及未来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的工作计划,最后,他希望大家共同助推养老服务人才发展行稳致远。


280C3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振磊教授在致辞中向莅临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西北大学从事社会保障、民生治理等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的特色与优势,对各位来宾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发展大业,共同谋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之路提出了希望,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272B1


论坛第一阶段为大会主旨报告,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立剑教授主持,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青连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张思锋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健康养老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席恒教授分别做现场发言,同时,日本女子大学沈洁教授和英国利兹大学孙丽教授通过视频发表演讲。


2BAD4


青连斌教授做了《更加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推动医养康养心养相结合》的主旨报告。中国养老服务未来发展方向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解决老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医养结合的问题,从根本上克服老年人对疾病的恐惧。顺应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要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护理、长期照顾、安宁疗护的深刻性、严格性、明确性的老龄化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水平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状况。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容乐观,63%的老年人感到孤独,要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建设,以“心养”完善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医养康养心养相结合,真正推动中国养老服务的发展。


2FCF4


张思锋教授做了《智能养老,未来已来——中国养老服的人力资源困境与战略思考》的主旨报告。在数字中国的建设背景下,智能养老,未来已来。然而,目前中国养老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现象并存,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约束、瓶颈或关键环节是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养老专业技能人才缺口达到1000万。发展替代人力的智能养老服务势在必行,包括将智能穿戴、远程监控等智能装备镶嵌、注入现有城乡养老服务体系;重点研究、开发、制造、推广高中档替代人力的五能陪护(保姆)机器人;研究、开发、建设与智能机器人有机融合的智能家居、智能设备、远程治疗的智慧适老、智能养老、老年友好型城乡人居环境与社会氛围;以及智能健康医疗服务网络体系。


26822


席恒教授做了《养老机构发展中的政策支持与“双保护”机制》的主旨报告。我国养老机构总体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散、小、乱”的特点,同时,社会对于养老服务的高期待与养老机构本身面临的成本约束使得养老机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成为机构养老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及老年群体均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层面和养老机构内部建立对于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保护和对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的双保护机制。对于养老机构中服务人员的保护,一方面需要养老机构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和谐的团队文化、规范的劳动时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度化的劳动保护等内容来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认同。对于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的保护,要构建全要素、全流程、精细化的养老“服务包”和“服务链”。只有在双保护机制中,才能不断健全提高养老机构的运营能力,实现养老机构服务老人的初心。


288E9


沈洁教授介绍了日本照护服务的发展,聚焦在日本养老护理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为主题。日本养老护理教育强调护理福利学,将养老护理视为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日本养老护理人才需要经过介护福利士执照国家考试后从业。20年前,日本规定只有通过学历教育方能参加介护福利士执照考试,但如今提供了4条途径拓宽养老护理员队伍。日本养老护理人才主要面临的问题为离职较高,同时也面临养老护理员年龄结构失衡的问题,访问介护员年龄50岁以上的人员占比超过60%。为此,日本进行护理人才的政策改革,将职业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并全方位、综合性改革政策体系。从日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中得到以下启示:确立职业理念,确立行业专业化教育体系;倡导“全民皆护理”,提高行业、职业认知度和社会认同。


31BC1


孙丽教授介绍了英国的照护服务,英国97%的65岁以上老人居住于私人住宅,仅有3%的老年人居住在疗养院和护理院,其中护理院占比大约为30%,院内护理人员均具有医疗从业证,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护理。英国的社区照护服务费用,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各种居家警报器均在老年人群中普及。英国的特色养老服务为医养结合和整合照护,医养结合包括初级卫生保健、医院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临终照护,整合照护包括机构、组织、社区等各类主体之间的协同。


3A8E2


第二阶段为主题分享,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执行院长翟绍果教授主持,来自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广东、重庆、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的养老服务领域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一线工作者分享了养老服务实践经验。


28EBA


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处副处长张培介绍到,天津市常住老年人口320万,占比32.48%,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此,天津市首先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如制定了天津市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第二,健全公益机制,夯实人才保障;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加大护理人员选拔力度,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下一步,天津市将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山西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白明芳介绍山西省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人才培养,建立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二是加强人才引进,改善人才结构,加大资金扶持,吸引养老护理员人才流入;三是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比赛,提升服务技能,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和从业积极性;四是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百姓就业,与高校合作采取订单式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高校专业毕业生。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一级巡视员赵庆禄介绍,内蒙古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纳入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一是争先创优,树立典型,开展养老护理员评选表彰活动;二是强化培训,培育人才,组织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5.9万人次;三是建立基地,提供保障,建设7个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和9个养老服务护理培训基地。未来,内蒙古将效仿各兄弟省份,持续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高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山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毅介绍到,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老年人口大省,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繁重。山东省坚持人才中心,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五位一体建设,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一是政府驱动,率先推出院校开设养老专业奖补政策;二是搭建平台,搭建起养老人才集中建设、供需对接的学习交流平台;三是加强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养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四是举办覆盖全省的养老服务机构;五是推动养老奖补政策。

广东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林惜文介绍到,广东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人才融合发展、强化队伍人才规范化管理、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社会认同感来拓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途径,十四五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为到2025年,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人才培养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人才学习交流更加密集长效。

重庆市社会福利指导中心副主任倪伟介绍重庆积极探索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机制,主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多措并举,完善养老人才建设体系。鼓励支持高等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对参加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给予补贴,畅通晋升体系。第二,提高人才供给水平,与重庆市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养老服务人才教育实训基地。第三,加强培训,提升人才领域素质,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第四,定期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关爱人才,增强养老服务事业认同感。

青海省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晓燕介绍内蒙古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经验包括:第一,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工作。第二,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通过鼓励和荣誉的方式激励养老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第四,坚持持证上岗,提高社会养老机构的入行门槛。第五,推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坚持每年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第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德和孝作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德行追求。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二级巡视员岳秀霞介绍宁夏通过不断建设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支持,通过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养老护理养老院院长培训和老年社会工作的培训,提高良好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推动校企合作加强健康教育养老护理人才服务体系,同时稳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与工资收入岗位进行挂钩。但也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养老不足,人员短缺,专业能力不强,流失率较高,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助力标准规范提升,提质增效,实施国家、行业标准,开展国家级自治区标准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三级调研员张宏伟介绍了新疆通过出台多项政策,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做出部署安排;组织实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管理的培训计划;开展养老护理整体培训等工作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发展。但存在专业人才缺乏,养老护理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与养老护理员的薪酬待遇挂钩的激励保障制度尚未完善等问题。下一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通过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打造多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养老;健全人才评价使用,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强化人才激励保障,建立拴心留人的制度机制;加大志愿者服务等措施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38CE0


论坛第三阶段为学术研讨环节,来自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济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黄河流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发展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学术研讨第一阶段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立剑教授主持,郑州大学张明锁教授、河南大学凌文豪教授、山西大学冀慧珍教授、济南大学杨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杨惠云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从容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得桂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商存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赵洪章处长依次发言。


30212


郑州大学张明锁教授发言题目为《居家社区养老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首先提出家庭养老床位已经成为构建居家社区养老的重点这一现状,其次分析了居家社区养老的短板,即主要适用于中度失能老人和有家庭保护基础的家庭,养老服务人员缺乏。最后,张明锁教授提出要解决居家社区养老的短板,需要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同时分析了家庭承担养老主体责任的可行性。而对于家庭有子女但却难以承担老人照顾的情况,建议购买家庭养老照顾服务、组建“类家庭”或送公办养老机构代养等。

河南大学凌文豪教授发言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国式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渐进性、层次性和价值性的特征。首先,中国现代化相较西方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其次,西方国家更注重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设计,而我国为满足最大多数老年人居民养老服务需求,关注老年人生命健康的脆弱性问题;此外,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服务体系,追求基础普惠的公平正义。基于此,构建中国式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需求的紧迫性、需求的限制性、需求的针对性和需求满足的战略性,可以通过构建三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组织推动型技能服务等措施,构建中国式多层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山西大学冀慧珍教授发言题目为《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性治理研究——山西省太原市老军营街道为例》。社区养老服务是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但存在养老服务的综合性要求与服务供给主体的多方性之间的冲突;养老服务的普惠性与重点群体的特殊关照难以兼顾;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流动性强,供给不足;高品质个性化社区养老服务较难持续有效供给等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地方公共财政能力有限且存在地区差异;横纵向政府间关系统等协调薄弱;参与主体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参与;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不足等。基于此,需要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提高组织协同服务能力;建立内外协调机制,明确服务主体责任;组建人才队伍,充分挖掘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搭建区域联动养老服务平台;完善社区数字化建设,实现资源整合、治理协同和多元参与等措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性治理。

济南大学杨风教授发言题目为《人口流动对山东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七普数据显示,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山东省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存在部分养老服务资源指标没有完成、养老资源配置地区差异明显、养老床位闲置问题等问题。与此同时,山东老年流动人口中养老、康养占比较低且各地市分布情况差距较大,老年人养老服务区域差异明显,因此需要重视人口迁移流动对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基于此,建议通过完善人口监测预测体系,适应人口规模变动弹性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同时,发挥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导向作用,即注重发挥优质养老服务资源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养老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南丁格尔获得者杨惠云主任发言题目为《以医务人员为支撑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4400万老年人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预测到2030年失能老年人数为6168万,同时,全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1.5亿,但养老机构专业技术技能从业人员、每千人口护士人数配置整体不足,养老服务人才资源匮乏。因此,建议一方面依托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同时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开设养老相关课程,保证老年相关人才的后续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联动机构、家庭、社区的养老服务平台,以条块化管理,保证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员供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从容教授发言题目为《基于大数据的西安市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现状、预测及对策》,目前,西安市针对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医疗康养等领域的专业服务人才供不应求。通过对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市场数据的分析发现以下特点:(1)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总量逐年增多;(2)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更大;(3)民营单位需求量和求职者最多,但事业单位、国企的供需比更高;(4)求职者学历相较用人单位要求更高;(5)人才市场普遍专业性不高,用人单位也未设置技能要求;(6)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薪酬水平更高,求职者期待的月薪水平略高于用人单位的月薪,外省薪资水平较本省更高。总体来看,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总体不足,仍然是西安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应加强政府引导,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市场建设,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等多方面并举,建立养老服务人才生态圈,形成开放的、有张力的人才队伍“引、育、留”体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何得桂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治理创新》,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既有研究对中国老龄化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学理性成果,但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整体性治理模式。因此,需要从资源维度、改革维度,特别是治理维度下功夫,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三维治理分析框架,注重从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创新和完善老龄社会治理。

西北工业大学商存慧教授发言题目为《信息技术赋能下智慧养老与健康服务的实践及模式优化研究》,基于多层次理论嵌套模型从角色、动力、整合三个视角分析智慧养老模式,发现智慧养老具有深入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创了医养新模式,多方主体联动夯实公共养老服务均等化,数字化改革精准提升智慧养老效能等成效。但智慧养老也存在供需矛盾阻滞常态化治理、老年人群认知不足、数字信息壁垒等难点。基于对浙江乌镇椿熙堂、湖南长沙康乃馨、上海长宁“来福汇”三个典型案例的剖析,优化智慧养老模式的建议包括:促进资源系统化整合,保证智慧养老服务持续性推进;倡导“以老为本”的服务理念,踏实推广技术,有效规避风险;推进服务多元化发展,筑牢智慧养老意识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数字精准化嵌合,优化智慧养老服务持续性发展。

西北工业大学离退休党委(离退休工作处)赵洪章处长发言题目为《创建“四有”工作体系,推动西工大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学有推手、为有平台、乐有载体、养有保障”的“四有”老龄工作体系。具体而言包括:(1)以党建工作为推手,以老年大学的为基础满足老同志“老有所学”需求;(2)依托关工委平台高质量满足老同志的“老有所为”需求;(3)以红枫叶团队特色品牌活动为载体持续满足老同志“老有所乐”;(4)“画好一条线、织牢一张网、下好三手棋”服务保障老同志“老有所养”。下一步,西工大离退休处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理念、新思维为指引,力求把老龄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新,用心用情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谋福祉,努力实现“让党委放心、让老同志满意”的工作目标。

学术研讨第二阶段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执行院长翟绍果教授主持,内蒙古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王晓东主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杨红娟副研究员、青海民族大学仙珠副教授、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冠华教授、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莉老师、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东方老师依次发言。


3FBCD


内蒙古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王晓东主任发言题目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化培养的思考》。我国的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且缺口巨大。黄河流域欠发达地区,要想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将奖补政策落地做实,就需要对养老服务人才进行结构化的培养,即与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结构、养老服务职业或岗位要求结构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形式结构相适应。同时,应遵循与社会和市场需要相适应、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内容相配套和应对当下与考虑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可以通过构建人力+人才的梯队式培养培育机制,构建理论型+实用型的多层式人才培养培育机制,构建职业精神+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人才个体培养培育机制,构建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团队培养培育机制等措施优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化培养。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杨红娟副研究员发言题目为《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服务人才现状与发展思考》。医养结合机构目前主要提供生活照护、慢病管理、日常医疗、紧急处置、安宁疗护等服务,针对自理、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慢病管理+中医养生+老年病预防”服务,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日常查体+不定时巡诊”服务。医养结合机构的人才构成分为医疗人员、康复人员、养护人员、其他专业人员(营养师、心理师、社工等)和志愿者五部分,人才主要来源于退休医护人员、自有教育培训机构和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养老机构发展的过程,要建立规范的资格认证体系、积极吸纳医护退休人员、加强复合型的养护人才教育培训和培养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中医的“整体观”“治未病”“养生”对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活质量和整个生命指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青海民族大学仙珠副教授发言题目为《西宁市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目前,我国高龄老人、半失能和失能老人逐渐增多,老人吃饭问题逐渐为家庭所困扰。西宁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先后颁布了“爱老幸福食堂”“爱老幸福助餐工程”等政策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在政策执行中,城西区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撬动民营资本积极投入老年助餐服务工程;城中区实行“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的四级助餐服务网络新模式;城东区结合辖区民族特色,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爱老幸福食堂”建设;城北区、大通县积极推进并驾齐驱的城乡养老助餐服务格局;湟中区、湟源县则实行社会组织承接养老助餐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基于现有实践,可以从注重内涵式发展、注重附加值的提升、注重满意度反馈等措施优化西宁市居家社区养老助餐服务。

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院长欧阳静教授发言题目为《陕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医养结合是适应老龄社会的新型养老模式,是实现医疗服务、养老护理和生活照料等医养功能的统一,能够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与养老多重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的新选项。目前,陕西省多地已探索出各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模式,但存在医疗与养老服务机构间缺乏有效合作、职能分工不明晰、配套政策支持不足、人员队伍存在短板、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缺乏精细化等问题。优化陕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包括:构建深度融合的医养结合体系;明确医养结合服务职能分工完善医养结合配套政策体系;锻造医养结合专业化人才队伍;推动数字化赋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推动数字化赋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等。

宁夏大学法学院王俊丽老师发言题目为《社会工作参与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社会工作参与养老服务经历了从“十二五”“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服务领域更加延伸、政策目标群体进一步细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机构发展、社会保障、老龄产业多元支撑的格局。目前,社会工作参与养老服务面临双重治理逻辑下的政社互动,社会工作服务的异化,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足等挑战。可以通过完善协同治理理念下的养老服务递送机制;社会组织应加强行业协作和内部治理,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养老领域社会工作服务人才等措施优化社会工作参与养老服务。

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冠华教授发言题目为《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2022年,西安文理学院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成功获批,成为陕西省唯一一个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有专业教师9名,行业特聘教师13名,实训室一期建设完成,初步构建具有经管类特色的课程体系。然而,养老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流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养老服务行业的职业认同度不高,晋升通道和学历通道不畅,薪酬待遇的竞争力不足。改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困境,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快养老服务管理本科层次的师资队伍及教材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培训、教师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等工作;(2)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3)畅通养老服务人才晋升通道和学历提升通道;(4)提升行业从业者的福利待遇与社会地位。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莉老师发言题目为《行为公共管理视角下养老服务人才激励的助力与助推》。近年来,养老服务行业存在着工作人员工作倦怠、组织认同感低、离职倾向高、人员结构不均衡的现象。想要吸引具有知识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就要善于激励。关于养老服务人才激励的着力点,分为个人特征、工作资源和工作要求等等,关于养老服务人才激励的助推应用,主要经历4个步骤,即确定问题、设计策略、开展对照试验、评估与修正。助推方法与养老服务人才激励具有适配性,各职能部门与养老服务机构应主动作为、创造性开展工作,职能部门应重点关注养老服务人才的社会地位、所属机构性质、聘用形式,养老服务机构应重点关注工作时长、组织氛围、工作-家庭平衡。

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东方老师发言题目为《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高地建设的若干思考》。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人才全方位紧缺,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势在必行。近几年,西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院在持续开展养老服务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在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及组织赛事活动、组织评审评估类活动等方面也做出实践。建设人才高地和具体平台是当前我国人才工作的核心关键抓手,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高地建设需要融入系统思维、多方合作和效能提升的理念,完善资源共享机制、理念共融机制、队伍共建机制、 协作共赢机制和合作共联机制等实现机制。同时,通过合作共建,增强创新动力;长效互动,创新培训体系;资源共享,释放内需潜力;协作共赢,激发人才活力;交互赋能,汇聚发展合力优化等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高地建设。

此次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发展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养老服务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养老服务一线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碰撞,共同探讨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发展大计。


2DCA6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