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上午,我院在三层多媒体会议室举办了公共管理学院第二期博士生学术周讲座活动。雷晓康副院长,翟绍果副教授,刘亚明讲师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生参加了本次活动,3位老师对博士生们的学术报告进行了点评。2014级公共经济学专业马红鸽博士学术报告题目是《国外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特征和趋势——以艾斯平-安德森三种福利模式为视角》。报告内容以艾斯平-安德森提出的三种福利模式为视角,比较分析了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特征和趋势。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不同压力,各个国家纷纷就国家公共养老金进行了参量式改革,并在减少提前退休、延迟退休年龄、间接削减养老金待遇以及建立养老金与预期寿命之间的自动关联机制等方面实施了趋同的改革举措。不同的福利模式对老年劳动者退出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并指出养老金制度对继续工作的负向激励因素可通过退休年龄、养老金替代率和待遇调整以及养老金财富三个指标得以体现。退休年龄越低,提前退休的可能性越大,养老金替代率越高,退休激励效应越强;提前或延迟退休的待遇调整越低于精算中性的标准,对提前退休的激励效应越强,人们延退的意愿越弱;养老金财富的绝对水平越高,人们选择退休的概率越大;多工作一年的养老金财富变化如为负值,则会对继续工作所获收入征收隐性税,抑制继续工作意愿,若为正,则会产生隐形补贴,鼓励延迟退休。
2014级公共经济学专业李磊博士学术报告题目是《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报告简述了国外的退休年龄改革经历了两个截然相反的阶段:为缓解就业压力鼓励老年人提前退休;为减轻养老负担提出延迟退休。国内支持延迟退休的学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并且不会影响就业。反对延迟退休的学者多是考虑到就业方面,认为就业形势己经非常严峻,延迟退休会加剧这种形势。当前我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1、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2、老年抚养比提高,年轻人养老负担加重;3、养老金空账压力大,社会经济负担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及长期一般均衡理论对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当劳动需求有弹性,劳动供给无弹性,延迟退休新增的劳动力可以被市场完全吸纳;当劳动力供给有弹性,劳动力需求也有弹性时,延迟退休短期会造成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长期来看会对就业有挤进效应;当劳动供给有弹性,劳动需求无弹性时,延迟退休会造成完全的就业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