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党建动态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建动态 — 正文

上一条: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上半年拟发展对象名单公示 下一条:党课转播 | 马列信仰,百年治平——我院开展第46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关闭

党课转播 | 马克思主义百年中国化——我院开展第46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党课转播 | 马克思主义百年中国化——我院开展第46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按照《西北大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暨第46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教学安排》,公共管理学院于2022年4月13日下午2点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在西学楼1304多媒体会议室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杨金海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华民族的百年命运”的专题报告。

1.jpg

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

01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从个人到团体、从萌芽到思潮的转变过程。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中广泛发动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并由此赢得胜利的经验,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研究十月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02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传播,分为建党初期、土地革命和延安时期三个阶段。首先,建党初期的发展多以成立书店的形式来宣传马列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大批有志之士赴苏联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采取了不同的传播方式。红军长征成功后,党在延安革命根据地建立起学习培训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部门,将理论与根据地军事、文化等实际相结合,加强学习研究马列著作的力度,全党学习,为革命最终胜利提供思想保障。

03

第三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和中央俄文翻译局,不久又将其二者合并为中共中央马恩列著作编译局(今中央编译局),着手系统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斯大林的著作,出版了三大全集和三大选集,由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开放后,这些著作的翻译研究同样也进入了新时期,借着改革开放之际,党高度重视重新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工作,并于国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国际委员会中继续推动这项工作。

2.jpg

04

第四部分,杨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革命和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为中国提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对中国革命领导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有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促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促成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05

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的意义:一、为中国化研究开辟新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翻译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只有做好翻译工作,才能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二、为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提供基础;中国现代思想史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创新。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研究等,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现代文化的经典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为探索现代考据方法提供了基础;我们要使用考据方法来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版本、来源、演变和思想的考证、国内版本的比较等,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服务;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经验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和创新。

3.jpg

通过本次党课的学习,积极分子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与怎样造就了今日的中国。当今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