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档案学班于2023年4月26日09:00于西学楼13层多媒体教室展开4月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全班同学参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系2023第1期正学报告会。本次活动由黄新荣教授主持,由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丁海斌教授进行“基于大历史观之汉语言文档名词历史演进与文化类型研究”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
黄新荣教授首先为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报告会的报告人——丁海斌教授。丁海斌,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全国档案领军人才、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中国档案学会副监事长,数字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担任《档案学通讯》、人大复印资料《档案学》《档案管理》《档案与建设》《档案》《山西档案》等多家杂志的编委、审稿专家、栏目主持人。长期从事档案学、中国古代史、中国科技史历史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发表学术文章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
(教授介绍)
丁海斌教授以“语言的意义”、“档案专业语言与人类社会”、“问题与逻辑”作为导语开始本次汇报,丁老师指出“没有语言,就没有认识,就没有交流,就没有历史,就没有专业。而没有认识,就没有自我;没有交流,就没有存在,就没有未来;没有专业,就没有分工,就没有社会。这就是语言的意义。因此,胡适在讨论国故时说过:发现一个宇宙发现一个恒星,都是一大功绩。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每个专业的语言不一定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要解剖以大历史、大文化为背景的档案语言的历史”。汇报的第一部分是“中国文档词汇历史演进的五个阶段”,丁海斌教授将中国文档词汇历史演进分为五个阶段:“中国之中国”——中华文化之原生期(先秦—秦汉)——甲骨文明、青铜文明、简牍文明与文档词汇的滥觞期、形成期;亚洲之中国:封建时代文档名词体系的发展与成熟;世界之中国:近代制度变革与外来文化冲击带来的意速变迁;现代之中国:全面专业化、体系化、全球化的时代特征;信息之中国:数据时代的历史巨变,并就这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丁海斌教授以“融合的文化”为主题进行第二部分汇报,具体汇报了“文书、公文、图书、书籍、档案、训令、全宗”七个名词,告诉我们的七种文化生态:文书:内生延续、由泛转专型;图书:内生先档后书转义型;书籍:内生先泛后专转义型;公文:内外文化融合型;档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型;训令:内外文化融合回归型;全宗:外来文化融合型。
(汇报进行)
报告结束后,丁海斌教授表示欢迎老师、同学们同他探讨档案学相关问题。黄新荣老师在报告后的总结点评中表示,丁老师的报告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丁老师严谨、热情的科学研究精神,规范的研究过程和技术方法都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也希望同学们都能从此次讲座汇报中收获思考和启迪。
(总结点评)
此次学风建设主题活动拓宽了班级同学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进一步加强了我班学风建设。
(交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