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学习教育形式,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根基,引导青年学子从历史影像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9月15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分党校成员与研究生公共行政学系第一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联合组织观看“光影铸魂 铭记历史”为主题的爱国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

(合影留念)
全体同志观影
《南京照相馆》通过一家照相馆的独特视角,细腻勾勒了时代变迁的壮阔图景,生动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主题,影片聚焦了照相馆老板及其家人在巨大时代洪流中的命运变迁,通过一张张黑白照片的定格,向我们诉说了南京人民的人性光辉、坚韧不屈与民族气节。它不仅仅讲述了毁灭与伤痛,更着力描绘了在至暗时刻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永恒追求,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具有极强的历史教育意义和现实启示。
观影过程中,全场气氛庄重肃穆。同志们全神贯注,深受触动。影片中角色的命运抉择、情感挣扎以及那份于危难中留存的人间大爱,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与深刻思考。
此次观影活动,通过“沉浸式观影+互动式研讨”的形式,将历史教育与党性锤炼有机结合,激发了全体同志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全体同志将从影片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学习动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立足自身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电影《南京照相馆》)
观影学生心得体会
影片《南京照相馆》是时光之窗,让我们窥见历史褶皱中的微光与厚重。它不仅是时代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透过方寸相纸,我们感受到普通人与家国命运的血脉相连,体会到坚守、信义与文化的磅礴力量。这堂生动深刻的党性教育课,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当以史为鉴,守护记忆,并将这份深沉的情感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实际行动。
——分党校宣传部
汪茹雪
看完《南京照相馆》,内心五味杂陈,久久无法平静。这部影片以独特视角,带我们回溯至那段沉重悲痛的历史。它没有一味渲染宏大战争场面,而是聚焦于南京城里一家小小的照相馆,通过几个平凡人物的命运,将日军暴行与百姓抗争鲜活呈现。
影片里的暗房不仅是冲洗照片的地方,更是守护真相的秘密据点。在恐惧与挣扎中,普通百姓选择用颤抖的手留存罪证,他们的勇气令人动容。走出影院,我满脑子都是影片画面,更加深刻意识到铭记历史的意义。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不让悲剧重演。
——分党校宣传部
朱梦甜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会缺席”。《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深刻诠释了“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精神内核。阿昌、老金、毓秀......无数普通人的抉择与牺牲,让历史的伤痕在胶片显影中清晰可触。作为分党校成员,我深感震撼:先辈们用血肉之躯守护的不仅是罪证,更是民族尊严与正义的火种。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传承这份精神,以坚定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让和平之光永远照耀山河。
——分党校组织部
穆思余
昏黄的暗房里,我仿佛触摸到1937年南京的血泪温度。当日本军官轻叹“没带彩色胶卷拍血染的秦淮河”时,锥心的言语刺穿了历史的帷幕——三十万同胞的性命,在侵略者眼中竟只是一抹“更饱和的战绩”。但微光终将撕裂黑夜。照相馆里平凡的身影,用生命守护那些“比命重要”的底片。用生命诠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民族气节。他们拼死保存的不仅是影像,更是三十万灵魂存在的铁证,是刺破虚伪亲善宣传的利刃。幕布上掠过的故宫飞檐、长城烽火,此刻化作民族脊梁的图腾,告诉我:真相永不褪色,守护即是传承。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指关节攥紧的誓言有了更沉的分量。未来无论在何种岗位,都将以镜头的锐利凝视正义,以底片的韧性留存真相,因为这山河无恙,需由吾辈以初心显影,以忠诚定影。
——研究生公共行政学系第一党支部
胡杨花
《南京照相馆》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透过吉祥照相馆一群具体人物的悲壮抗争,揭开历史最惨痛的一页。这场电影,我看了两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勇气支撑我去看第二遍。影片中,日军一面借“亲善”摆拍掩盖罪行,一面残忍虐杀无辜婴孩,其伪善与暴戾形成骇人对比,令人悲愤难抑。他们自诩为功绩的影像,不意铸成侵略铁证;百姓舍命相护的照片,终令真相大白。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沉默见证,更是刺破谎言的锐利锋芒。幸存并非侥幸,而是使命:他们以余生为烛火,不仅为逝者凝视,更要照亮每一个试图歪曲历史的暗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研究生公共行政学系第一党支部
彭欣欣
此电影通过一方小小相馆,展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平民的苦难与坚韧。影片中同胞们面对暴虐时展现的民族气节深深震撼了我。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民族记忆的刻印。观影后我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民族屈辱永不能忘。这促使我更加坚定入党初心,决心继承先辈遗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实际行动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历史必须铭记,和平更需守护。
——研究生公共行政学系第一党支部
吕超
《南京照相馆》以镜头为笔,光影流转间,在历史的底片上显影出民族的创伤与不屈。那些泛黄的照片里,30万同胞的生命定格成永恒的痛。日军军官日记中“全部彻底消灭”的冷酷字迹,印证着这段用血腥和淫秽写成的黑暗岁月。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中华儿女以“四万万人齐蹈厉”的众志成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筑起血肉长城。习近平总书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铿锵话语,正是这段历史最有力的注脚。
我们在光影中触摸历史温度,照相馆留存的不仅是影像,更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我们当以青春之力传承抗战精神,让复兴之路在铭记中延伸,让和平之光在奋斗中永恒!
——研究生公共行政学系第一党支部
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