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受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邀请,基地专家吴玉锋教授受邀参加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社会救助)座谈会。陕西、江苏、浙江、安徽等12个省份民政部门的40余名相关人员参加会议,陕西省民政厅及西安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吴玉锋教授进行点评并做了《数字赋能精准救助:基本原理、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的发言。
发言指出,目前社会救助存在识别不“精”与识别不“准”的问题。“悬崖效应”和 “福利依赖”层层加深。社会救助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还没有完全实现,政策的主动性和靶向性有待提升。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全面提升了社会救助政策转换、识别、配置和监管评价等核心节点的信息化水平,数字技术成为赋能精准救助的重要工具。
发言指出,精准救助是多元救助主体经由数据挖掘、资源交换和优势互补回应民众救助需求,实现救助对象精准识别、救助资源精准配置、救助服务精准供给、救助过程精准管理,以保障救助群体可持续生计的救助模式。在对象识别方面,还存在多部门数据协同不足、多维瞄准机制尚未建立与识别依据精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真实性核查机制缺失、慈善参与力度不足和资源匹配不精准的问题。在服务供给方面,依旧存在服务性救助有待跟进、发展性服务有待创新和需求表达清楚的基础上供给不足的问题。在经办监管上存在“标题围扩量增?”“技术为谁服务?”和“智慧平台不智慧?”的问题。发言根据精准救助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优化路径和具体建议,认为需要构建多维智能识别机制,实现对象精准识别;通过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建设个性化救助“包”,推动资源精准配置;以数字化平台、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化决策驱动服务精准供给;以政策制定科学化、流程精准化和监测数智化推动精准管理。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前往雁塔区杜城街道书香林苑社区、碑林区长安路街道西勘社区、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尚朴社区进行了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