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中共西北大学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布西北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的通知》。在此次竞赛中,基地共17项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优秀奖1项。
经校级评审遴选,3项一等奖作品均将作为重点培育项目冲击省级赛事。具体项目如下:基地主任雷晓康教授指导的《急中生“智”,韧中有“慧”:基层社区智慧应急公共服务体系何以构建?——基于西安市21个社区的深度调研》,基地成员周知、王铮、赵茹副教授指导的《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农村老年群体健康信息鸿沟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西北3区县13村庄的实证调研》,基地常务副主任聂建亮教授指导的《失能不“失衡”: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困境检视与政策响应——基于陕西省62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
西北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基地获奖名单


急中生“智”,韧中有“慧”:基层社区智慧应急公共服务体系何以构建?——基于西安市21个社区的深度调研
该项目基于TOE理论框架,整合国内外智慧应急研究成果,以2023年陕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与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录为样本池,对西安市七大主城区21个典型社区开展分层抽样研究。通过构建7个维度21项指标的评估体系,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半结构化访谈与田野观察等方法采集数据。研究发现,西安基层智慧应急体系虽已具基础框架,但在制度、资源、技术层面存在三重矛盾,根源在于政策连贯性不足、财政保障缺失及公众风险认知薄弱。为此,提出构建四级联动责任机制、研发物联网风险感知平台、建立技术与人文融合治理模式的优化路径,为基层智慧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健康中国2030视域下农村老年群体健康信息鸿沟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西北3区县13村庄的实证调研
该项目聚焦西北农村老年群体健康信息获取,系统探究其在线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旨在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与健康水平。研究通过多次调研,获取105位农村老年人一手数据,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结合定量分析,发现其健康信息获取受信息、个人、社会和媒介四维度因素影响。据此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按信息获取主动性将研究对象分为被动接收者、有限参与者和主动搜寻者,构建“R-P-S”三元演进模型展现信息行为特征。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剖析现存问题,构建“政府主导—基层落地—机构协同”治理框架,针对不同责任主体提出对策建议,助力满足农村老年群体健康信息需求,推动“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
失能不“失衡”: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困境检视与政策响应——基于陕西省62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
该项目聚焦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问题,实地走访陕西省4市62个行政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846小时录音材料及277份问卷,随后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陕西省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困境。调查发现,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存在人力资源短缺、物力资源匮乏、照护知识技能获取困难等问题。经深入剖析,成因涵盖家庭照护主体的结构性脆弱、资源配置的“三重脱嵌”、知识贫困与认知壁垒等方面。基于此,调查从优化农村养老场所建设与运营、构建家庭照护者赋能体系、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照护服务三方面提出建议。
此次竞赛佳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基地在“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理念下的育人成效。未来,基地将持续发力,激励更多学生投身学术研究,力争产出更多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