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由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联合承办的长安讲坛精品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授在西安文理学院大礼堂进行“中华文化气象意蕴”主题讲座。本次会议围绕中华文明的气象意蕴展开。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华文明的整体精神。王博校长将中华文明的整体精神分为价值立本,秩序立刚,人心立基,教化立俗和器物立用这五个小部分进行讲解。
在价值立本层面,王博校长强调了文明的核心是价值观。校长指出,价值观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期待什么样的生命,创造什么事情,并强调文明的进步就是价值观的进步。同时,阐述了儒家和道法两种价值观的本质,即善意和留白。与近代欧洲“他人即地狱”的观点相反,儒家崇尚人心向善,而这种“善意”的构建成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继而引出“仁”和“义”这两种中华文明价值观的重要底色。其中,“仁”代表爱意,即用爱意维持两人,达到“一体”的状态。“义”则代表敬意,在“仁”的爱意和亲切上又多了一层敬仰。在秩序立刚层面,王博校长表示“秩序”意味着通过一定的价值观,把万物稳定地组织起来。而这也正是中国思想的关键词,也就是“礼乐”文化。“礼”与“乐”的关系如同“仁”和“义”一样,“礼”接近于“仁”,代表着亲疏,贵贱之类的分别之意,“乐”则接近于“义”,在分别的基础上强调大秩序,表示无时无刻不在秩序之中。同时,校长也点明了道家反对儒家“礼乐”的原因:道家认为,儒家“礼乐”文化忽略人的差异性,只是按照标准塑造了很多人,并将不符合标准的人被动进入到秩序之外。后面的三个部分,人心立基主要强调了“德”与“善”的区别,“善”仅仅是做好事而已,而“德”则是内心价值的呈现,因此,人心立基的重点便是将秩序(礼乐)奠定在人心的基础之上,让简单的“行”变为“德之行”。教化礼俗则代表着通过开设学校,学习等教化的手段,传递价值观,秩序和要求,塑造合乎秩序的人,《关雎》中“求之不得,琴瑟友之”便是教化的典型诠释。器物立用表示以相关的物品展示价值。如兵马俑便是秦帝国价值的展现,也是秩序的表达。
第二部分则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的5个核心特征: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基础,分为三个小部分。首先,守正创新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中华民族核心特征中的连续性和创新性。王博校长以长江水为例,表示“守正”即为静水深流,也就是对当下文化主体性的接受与守护,而“创新”则为波澜壮阔处,代表着在时代下对文化变迁的回应。其次,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即中华民族核心特征中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王博校长指出,费孝通先生在80年代提出的“多元一体”概念,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我国的重要文化格局。“多元”以唐太宗“贵中华而贱夷敌,朕爱之如一”为例,强调包容的重要性,而“一体”则代表着政治中心的出现,并强调“一体化”就是一个被不断卷入的过程。同时,校长还强调了“统一性”不等于“同一性”。“统一性是指将不同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而“同一性”则是指“完全同样的事物”。最后,遵道贵德的价值理想。即中华民族核心特征中的最后一点:和平性。王博校长以法家的“霸道”和儒家的“王道”进行对比,法家崇尚气力和功利,强调以力服人,是野蛮的代名词,而儒家着重于以德服人,克服了气力和功利,将它们放在更低的位置,是文明的象征。最后,借用张载的话术表达了遵道贵德的价值观: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