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农村应急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2025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 “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宏伟蓝图。文件明确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诸多目标。在这份关乎乡村发展全局的重要文件中,农村应急管理作为保障乡村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受到了重点关注,一系列有力举措为乡村的长远发展筑牢了安全防线,现将文件中关于农村应急管理的重要举措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严格生猪屠宰检疫执法监管,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在确保省域内耕地保护任务不降低前提下,稳妥有序退出河道内影响行洪安全等的不稳定耕地。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用好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建设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全面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推进蓄滞洪区关键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平原涝区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等违法行为。加强口岸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规范和引导农业农村领域社会投资,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二、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开展农村公路及桥梁隧道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做好受灾地区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消防、安全等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规范使用。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
三、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信息共享、协同解决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防范遏制“村霸”、家族宗族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加强农村宗教事务管理。深入打击整治农村赌博,筑牢农村禁毒防线,严厉打击涉农领域传销、诈骗等经济犯罪。健全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
农村应急管理是乡村全面振兴路上的关键防线,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这些举措,从农业防灾减灾到食品安全监管,从社会投资风险防范到维护农村稳定安宁,全方位为农村发展保驾护航。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信,通过这些扎实的应急管理措施,农村地区将更加繁荣稳定,农民生活将更加安心美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坚实的乡村力量,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一步步成为现实,向着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