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受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指导,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主办,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宏观经济大楼一层山峰报告厅隆重召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虎平,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出席了分会成立大会。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夏保成教授、暨南大学蔡立辉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陈安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王宏伟副教授分别做主旨演讲。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现场)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
选举会议
本阶段会议由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小兵主持。与会人员听取了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所作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并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张国远宣读分会成立的批复文件。会议举手表决通过了分会管理办法及选举办法。随后,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举手表决通过了副秘书长。雷晓康当选分会理事长,戴胜利、杜智民、龚健、梁丽芝、王义保、王志荣、许开轶、薛勇、张展、朱新华当选为分会副理事长,张小兵当选为秘书长。李尧远当选为常务副秘书长,黄纪心、江航、李玉琼、吕伟、舒志乐、唐彦东、张津嘉、张瑜、赵周华当选为副秘书长。此外,分会聘请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担任名誉理事长。


(选举现场)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
成立仪式
本阶段会议由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董国强主持。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致欢迎辞,对分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对新时代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同时介绍了西北大学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领域的成果与优势,并期待本次会议推动应急管理教育发展。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董国强主持)

(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致欢迎辞)
随后,为分会名誉理事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任职书。

(颁发任职书)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共同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揭牌剪彩。协会科普教育培训分会副秘书长汤子海(伟东教育科技集团)应邀分享了首届应急管理视频大赛的发展情况。

(揭牌剪彩)

(协会科普教育培训分会副秘书长汤子海进行分享)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作重要讲话。他全面回顾了应急管理教育分会过往的工作成绩与经验教训,对分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郑国光会长强调了应急管理教育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发展应急管理事业,教育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他呼吁与会者积极探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在讲话中,郑国光会长为分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希望分会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应急管理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作重要讲话)
新当选的理事长雷晓康在发言中郑重承诺,将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作风履职尽责。他强调,应急管理教育作为新兴前沿学科,正以蓬勃生命力与广阔前景重塑国家应急管理格局;分会将致力于推动该领域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通过制定教学指南、操作规范及加强学术合作,为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具体工作中,分会将全力推进组织建设、精心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激发学科创新活力、塑造行业新风,以促进应急管理交叉学科的持续发展。

(理事长雷晓康进行发言)
主旨演讲
大会第三阶段,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主持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武汉大学教授丁煌作《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应急管理》主旨演讲,他明确了应急管理学科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应急管理以应对突发事件全生命周期中的政策与管理问题为研究内容,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并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技术方法。

(武汉大学丁煌作主旨演讲)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夏保成作《预警和预警响应的实践思考》主旨演讲,他深入探讨了预警与预警响应的内涵、工作流程及实践中的成败案例。他指出预警是应急响应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及时性、准确性和传播性直接影响响应的有效性。预警响应则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首要手段,预警响应的重要性甚至大于应急处置,呼吁各界高度重视预警及响应工作,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夏保成作主旨演讲)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蔡立辉作《人工智能时代应急管理学科迈向新文科的路径研究》主旨演讲,他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应急管理学科迈向新文科的路径。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应急管理学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生成式AI等技术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变革,给应急管理教育与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这种“危机”也促使应急管理学科加速转型,探索与新技术共生的新道路。

(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蔡立辉作主旨演讲)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安作《应急管理研究方法培养的设计与创新》主旨演讲,他指出应急管理研究应从效应出发,深入探究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形成管理机制。陈安还介绍了管理效应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包括柠檬市场效应、墨菲定律、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等,并探讨了管理效应的科学内涵、分类以及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安作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作《以应急人才培养助推应急产业发展》主旨演讲,他指出,应急产业作为支撑国家本质安全的重要领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应急教育与应急产业要共同担负起战胜突发事件及其风险的时代重任。王宏伟系统梳理了近19年来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强调产业升级与人才支撑之间的高度关联。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作主旨演讲)
平行分论坛
7月7日下午,三个专题论坛同步开始。论坛议题聚焦“应急管理理论构建”“应急管理实践探索”“应急管理专业建设”三大领域,来自全国高校的学者就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韧性分析、智慧应急创新联合体构建、AI技术赋能应急管理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度研讨。现场观点交锋活跃,学术氛围浓厚。

(分论坛现场)
大会闭幕式由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系主任周文光主持。与会人员依次听取了三个平行分论坛的会议总结。平行分论坛一聚焦应急管理理论构建,围绕城市内涝韧性分析与应急模式生成机制等议题展开交流。平行分论坛二围绕“技术赋能”和“韧性建设”两条主线展开,内容涵盖城市内涝治理、智慧应急、社区韧性等多个领域,既有理论模型的深入探讨,也有实践经验的分享。平行分论坛三围绕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展开的深入研讨与经验交流,为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路径。
“分会的成立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雷晓康教授在闭幕式上为分会擘画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未来,我们将依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管理教育分会这一强大平台,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垒、整合优势资源、促进跨界合作,推动教学竞赛、成果转化与制度建设,携手共建共享应急管理教育新生态!”

(闭幕式)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应急管理教育领域搭建了关键交流合作平台,有效凝聚学界与业界的智慧力量。分会将以此次成立为契机,持续深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推动理论创新同实践探索深度融合,为我国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与安全发展防线筑牢注入持续动力,助力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迈向更广阔的发展格局。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