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应急管理科学研究 — 正文

上一条:应急管理部办公厅:《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编制指南(试行)》 下一条:我院《新时代我国防震减灾高质量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获中国地震局立项

关闭

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还是在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能适应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需要。”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针对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进行调研时发现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针对我国应急管理人才队伍缺乏高层次、专业性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姜耀东介绍,有数据显示,我国应急管理系统人才缺口在40万人左右,工矿商贸领域应急管理人才缺口在200万人左右,应急管理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缺口更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如何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姜耀东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和加快成立应急管理大学的提案,围绕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打破学科壁垒

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

  “应急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需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知识体系和培养体系交叉融合的格局。”姜耀东说。

  姜耀东介绍,目前我国近20所试点高校设置了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多地开展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但融合工学、理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人才教育模式仍在探索当中,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尚未形成。此外,由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实务性强,目前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实务工作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姜耀东建议,要及时总结试点高校应急管理二级学科的建设经验,发挥更多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完善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积极开展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教学,考虑设置应急管理一级学科并凝练出二级学科。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加快应急管理类大学、专业院校及职业学院建设

  “建立完善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机制,迫切需要培育大量应急管理学科方向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姜耀东说。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依托应急管理系统所属院校,按程序和标准筹建应急管理类大学。”“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

  2021年,应急管理部决定将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合并组建应急管理大学,引起广泛关注。

  人才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姜耀东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建设,争取早日建成“面向多灾种、管控全链条,发展新学科、服务大应急”的应急管理类大学。同时,要注重从人才培养的政治、体能和专业能力的供给端,以及招生、招录的科学合理、程序规范、有效管用的需求端同时发力,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背景下推动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指引。相关部门应指导地方积极规划建设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职业学院,可参照公安等部门做法,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院校,实行定向培养和招录制度。


补齐基层治理能力短板

加强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及相应基地建设

  姜耀东在基层调研中发现,一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的应急指挥能力仍较薄弱,应急管理培训体系不够完备,公众应急科普宣教工作亟待加强。

  针对这一现象,姜耀东建议,应遴选出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积极开展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学和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各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开展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组织干部系统学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专业知识,提高履职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应急指挥与应急决策能力,做到懂应急、会应急、能应急。要从健全培训制度、开展培训调研、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程教材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好培训基础保障工作。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张晓蒙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