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动态|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近期科研论文集锦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2-04-07 20:58
2021级博士生余澍与导师席恒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与推进路径》,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发表。
该论文基于人类社会对共同富裕的设想与实践,提出了“共生—共建—共富—共享”的共同富裕实现逻辑。文章指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围绕共同富裕实现逻辑的关键要点,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中达成共识、强化共生,以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共建,以全体成员致富能力的提升促进共富,以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促进共享,并通过构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初次分配参与共同富裕,以社会保障为代表的二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以慈善事业为核心的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共同富裕,在共生—共建—共富—共享的良性循环中逐步推进共同富裕。
2020级博士生庞兆丰与导师周明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共同富裕中不同群体的致富能力研究》,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发表。
该论文立足于致富能力这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分析了当前我国不同群体的收入状况与致富能力,并提出致富能力的实现具有市场机制和收入分配的双重逻辑。市场机制是致富能力形成的平台基础,不同群体通过市场机制参与经济活动,贡献不同的生产要素从而获得相应报酬;收入分配是致富能力的实现方式,不同要素报酬的相对差异导致了不同群体致富能力的差异。文章提出不同群体致富能力的提高需要分类施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推动低收入阶层跨入中等收入阶层;提高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报酬,进一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水平;激励高收入群体进一步发展,提升其富裕程度。让每个人平等地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共享的机会的同时,需要建立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激发不同群体提升致富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性。
2020级博士生白龙与翟绍果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天下大同”与“天下共富”: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路径》,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发表。
该论文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起点上,回溯了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对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展望,为新时代阐释共同富裕逻辑、探索共同富裕路径提供借鉴。文章梳理了共同富裕从“天下大同”到“天下共富”的历史渊源;基于需求与财富的视角,总结了“个体独享”到“社会共享”的共同富裕理论演进;立足于我国发展现实提出了以“先富带后富”实现“逐步共富”的共同富裕实践探索道路与从 “消除贫困”到“美好生活”的战略推进方略,并在此基础上对共同富裕进行了展望,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共同富裕社会”成为与“小康社会”相衔接的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富社会”是中国不懈奋斗的伟大中国梦。
2020级博士生王睿、2021级博士生余澍与导师席恒教授、祝毅老师合作的论文《共同富裕指数:中国现状与推进路径》,在《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首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梦想的基本方略。共同富裕是全体国民总体的“富裕程度”和全体人民共享富裕的“共同程度”的均衡状态,具体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居民在自身收入不断增加基础上社会财富的极大积累和不同人群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共同富裕基础在“富裕”,关键在“共同”。为客观反映我国不同地区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状况,论文通过构建区域“共同富裕指数”,用以测度、评价、分析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共享程度)及富裕程度,以寻求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
2021级博士生许珂与导师周明教授合作的论文《组织吸纳社会:对社会治理共同体作用形态的一种解释》,在《求实》2022年第2期发表。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我国继行政发包制、分类控制模式、项目制之后国家治理的第四种范式。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法性资源聚合而成的合作治理组 织网络,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吸纳社会”。其主旨是在目标多维与治理资源匮乏的矛盾下,基层政 府通过“借力”共同体的组织吸纳,在社会高度组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通过优化党建引领、织密组织网络、激发公民参与、提升政府能力、加强法治保障“五位一体”来建构社会 治理共同体,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一个更为系统、更具可行性的建构路径。
2021级博士研究生宋兆祥与导师司林波教授合作的论文《国际科技悬赏的发展历程、实践模式与经验启示——对新世纪以来典型科技悬赏项目的多案例分析》,在《科技进步与对策》网络首发。
科技悬赏在国际科技领域是一种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向目标群体设置悬赏目标,并以现金或非现金奖励为主要要素,激励悬赏参与者进行创新直至达到预设目标的奖励模式,该模式与我国目前探索实践的“揭榜挂帅”制度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欧美国家的科技悬赏制度自18世纪正式诞生以来,经历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20年来,科技悬赏项目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热度逐步提升,并完成了多个极具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对典型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依据科技悬赏项目基本构成要素的特点,可以把国际科技悬赏项目分为重视悬赏坐标设计的科技悬赏项目、探索项目充分授权的科技悬赏项目和尝试分级激励的科技悬赏项目3种模式。高效的引导效应、明确的设计原则与复合的影响要素是不同模式国际科技悬赏项目的共同特点。借鉴国际科技悬赏的成功经验,我国“揭榜挂帅”制度设计应该高度关注精准设榜、综合激励与制度保障等环节的创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