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动态 — 正文

上一条: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研究生联合党支部顺利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学习会 下一条:我院开展应届生求职专题讲座(面试篇)

关闭

正学读书会 | 我院举办2024年第9期正学读书会
 

2024年4月18日晚,我院于腾讯会议线上举办了2024年第9期正学读书会。202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雅婷、2022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吕沛、张笑星,2022级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淼、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于晓晴、2022级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珺敏分别作为主讲人进行读书汇报,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王若莹担任评议人,部分研究生旁听了此次报告会。

2021级应用心理学的杨雅婷同学分享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首先,她简单介绍了自控力(意志力)的生理基础,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案例,阐述自控力失效的理论原因,并说明由实验结论得出的提升自控力的方法。接着,她指出,意志力和肌肉一样,是有限度的、可训练的,我们可以通过自控生活中的简单小事,来增强总体自控力,比如规定每晚睡前喝牛奶。

王若莹博士对其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肯定了杨雅婷同学汇报内容的逻辑性以及对书籍理解的深度。她认为该书对大家的可用性非常强,可以将这些方法介绍给身边的人,一起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自控,通过实践比如进行冥想练习等提升自控力。


杨雅婷同学分享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


2022级档案学研究生吕沛分享了由安妮·伯迪克等人撰写的书籍《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她首先对书籍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数字人文的出现和数字人文的发展遇到问题。接着,她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即数字人文的发展进行阐述,论述了从过去到未来人文知识的形式,重点探讨了数字人文的社会性和社会影响,分析了数字人文项目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最后,她介绍了该书以思想实验的方式提出的5个源于现实但虚构的案例,为同学们开展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提供描述性模型和参考框架。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她认为,该书的优势在于多学科的研究背景,具备更广阔的思维方式、直面时代的敏锐性和创新性的写作方式,但也存在着没有进一步梳理当下研究与实践的问题和局限性。

王若莹博士对其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吕沛同学为汇报内容所做准备的充分性,能看出吕沛同学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比较透彻,在阅读感悟中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实际对书籍内容进行分析。她认为该书对于人文科学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推荐同学们阅读本书。


她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即数字人文的发展进行阐述)


2022级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淼分享的书目是盖伊·彼得斯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她的分享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写作背景与作者介绍、四种治理模式介绍、对四种治理模式的评价以及自己的反思与展望。她首先详细介绍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即政府未来的四种治理模式:参与式政府、弹性式政府、解制式政府、市场式政府。随后,她基于四种治理模式介绍了其进步性与局限所在。最后,她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阐述了该书对于当代中国选择合适的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指导意义。

王若莹博士对其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指出张淼同学从理论主张和实践主张出发对《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提到的四种政府未来治理模式做了一个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基于本书的内容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整体上汇报比较完整,准备比较完善。


她基于四种治理模式介绍了其进步性与局限所在)


2023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于晓晴分享的书目是杨华的《县乡中国》,她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述和读后思考三个部分展开汇报。首先,她简要介绍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学术成就。其次,她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导读,对全书的四个部分即县域治理体系、县域治理能力、县域治理自主空间、基层干部的发展和激励进行简要介绍。另外,她还总结到,该书的特点是接地气、通人情,有很强的阅读性。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她认为该书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县乡治理的底层逻辑、政府的实际运行方式,读来通俗易懂,既不枯燥,又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王若莹博士对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指出于晓晴同学的汇报内容逻辑清新并有自己的思考。同时,她鼓励于晓晴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习作者的行文逻辑,并尝试从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提供思路。此外,她认为《县乡中国》这本书中提及的县域治理中的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县域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非常值得阅读和学习的书目。


她认为该书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县乡治理的底层逻辑)


2022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笑星分享的是切萨雷·布兰迪的《修复理论》。她的分享从作者简介、内容评述及自我总结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她首先指出《修复理论》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界的重要意义,是一场对受到广泛认可的现代保护与修复理论的‘寻根之旅’。随后,她基于书中对“修复”的定义、公理和原则,介绍了布兰迪修复理论的核心概念,其中的关键词包括“艺术作品”“材料”“潜在一体性”“美学史实双重本质”。

王若莹博士对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提出随着保护概念愈发广义和多元化、遗产定义范围持续扩大化,我们对于遗产的定义、保护的手段都有了更深层面的拓展,对社会人文学科的思考也不断加深。布兰迪的《修复理论》作为当代保护理论的经典著作,是需要反复阅读的,并不是说将其作为绝对信条,而是利用其原理在不断的实践中对保护意义本质的认知提供指引。


她指出《修复理论》对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界的重要意义)


2022级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张珺敏分享的书目是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首先,她简要介绍了该书背景和作者乔治·奥威尔的生平。随后,她详细讲述了《动物农场》的故事梗概和主题思想,在书中动物们为了摆脱人类的剥削,实现平等自由,起义建立了自己的理想社会,最终却陷入了新的统治和剥削,讽刺了社会主义理想的幻灭。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批判,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权力腐败和理想丧失提出了警示。在角色形象塑造及其特点部分,她深入剖析了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例如,拿破仑这一角色代表了权力的腐败和独裁。在文学手法与语言风格环节,她指出该书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了复杂的故事,通过寓言的形式传达了深刻的现实关怀。最后,她通过探讨《动物农场》的社会意义及现实启示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感悟与心得体会。

王若莹博士对其汇报内容做出点评,她表示这本书通过平实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到其隐喻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警示,她肯定了汇报人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与阐释,并推荐同学们阅读本书。


她详细讲述了《动物农场》的故事梗概和主题思想)


在读书会的最后,王若莹博士对整场汇报进行总结。她表示,大家结合各自专业,不仅对书籍已有的知识进行介绍,还提炼出了每个人对于书中所反映的问题的思考,大家的见解和观点让她深受启发。同时,她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参与和精彩分享,期待以后可以和大家经常在读书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此次读书会在几位硕士研究生同学的分享和王若莹博士的点评中顺利结束,通过此次读书会不仅扩展了与会同学的科学知识,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更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