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我院在线上举办了2025年第7期正学读书会。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杨晓旭、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文、2024级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何欢、2023级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若瑜、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媛媛、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黄琪、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刘研分别作为主讲人进行读书汇报,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郑冰茹担任评议人,部分研究生旁听了此次报告会。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杨晓旭分享的书籍是约翰范德格拉夫的《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她从本书介绍、导言部分、分享章节以及拓展思考四个部分展开。首先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典、美国、英国和日本七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权力结构进行分国专题研究和比较分析。其次,阐述作者总结的七国高等教育权力结构为四种模式,欧洲模式的国家学术组织的基本结构是教授与国家官僚机构相结合;英国模式是把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适度影响相结合的一种模式;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有着相似之处,它对高等教育的治理也是由教授行会与院校董事会及当局相结合,但在美国,教授的力量弱一些,董事会以及院校行政官员权力比较大;日本模式与前三种模式都有相似之处,可以说是前三种模式的独特混合。最后,通过分析四种模式的权力结构,引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二元对立结构矛盾,阐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也存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协调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郑冰茹博士对杨晓旭同学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一方面,她对汇报同学准备工作提出表扬,该同学的汇报中拓展思考部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她提到该书是一本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书籍,要注重书中专有名词的介绍。

(杨晓旭同学的读书汇报)
2024级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文分享的书籍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她从整体内容梳理、思考阐发和案例分析三个部分深入探讨了书中核心观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首先她指出,韦伯在书中提出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原因”这一核心问题,并从东西方文化对比入手,将论证聚焦于“理性精神”。韦伯认为,这种理性精神的形成源于宗教的力量,特别是新教信仰的伦理义务观念。书中指出,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精神萌发的关键节点,路德的天职观和新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共同塑造了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促使教徒将世俗活动视为荣耀上帝的方式,通过职业劳动积累资本,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考部分,李文同学深入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并非源于经济基础的压迫或剥削,而是一种基于宗教信仰的苦行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生活态度,与中国传统美德有相似之处。韦伯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精神会转化为“天职”观念,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宗教背景,强调赚钱是一种苦行,反对非理性消费。李文同学通过这一分析,提出了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同时结合现代社会中的“打工人”现象,探讨了职业精神的空心化问题。她认为,韦伯所提出的“天职”观念天然带有伦理含义,体现了一种对职业的特殊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来源,如今人们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上,越来越注重个人核心价值、意义感、目标感和社会贡献性,而不仅仅是经济奖励或职位提升。最后她引用了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的话,强调将职业视为目的本身,不断锻造核心职业能力,并在其中寻求自我价值认同和社会贡献。
郑冰茹博士对李文同学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李文同学的汇报不仅深入解读了书中的核心观点,还将其与现代社会的现象相结合,提出了对职业精神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最后她也针对可提升之处提出意见建议。

(李文同学的读书汇报)
2024级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何欢分享的书籍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主要从逻辑框架解说和启发与感想两方面展开。在逻辑框架解说部分,首先介绍了韦伯的观察与命题,即发现基督新教盛行区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发达,提出新教职业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存在因果关系。接着通过四个问题深入分析,一是新教徒在经济上更成功,原因在于其内在宗教特质,而非现世享乐,韦伯反驳传统解释,认为应从纯粹宗教品性中找原因;二是资本主义精神,实质是以各种美德尽量赚钱并抑制本能享受,与前资本主义精神安于现状不同,韦伯以早期英国工厂主例子说明资本主义精神中赚钱作为劳动唯一目的;三是新教伦理的影响,路德的 “天职观” 视劳动为天职,加尔文宗的 “预定论” 促使教徒现世奋斗、禁欲节俭,形成 “入世禁欲主义”;四是两者关系,新教伦理通过解禁获利活动和限制消费,实现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发展作用重大。在启发与感想部分,指出随着财富增长,新教伦理道德约束力式微,西方进入大众消费时代。联系中国现实,改革开放后受资本主义精神影响,出现盲目追求财富现象,如一些不良食品事件,以及大学生选专业、就业倾向功利化,失去对崇高精神追求,韦伯称之为 “铁笼”。最后强调在高度理性化时代,人们需构建价值体系,找到个人使命,区分职业与志业。
郑冰茹博士对何欢同学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从新教伦理的“天职观”“预定论”到资本主义精神的本质剖析,既紧扣原著脉络,又通过历史案例与现实对照实现理论活化。尤其难得的是能结合当下社会问题,体现出学术思考的现实关怀。若能补充韦伯理论的争议点或中西宗教伦理的比较分析,论证会更立体。

(何欢同学的读书汇报)
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若瑜分享的书籍是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她从作者信息、书籍主要内容、启发思考三个部分展开。介绍了塔勒布拥抱不确定性的核心思想体系,其理论颠覆了传统经济学和统计学对风险的认知,主张人类过度依赖“可预测的模型”,却忽视极端事件的毁灭性影响,主要思想包括黑天鹅事件、反脆弱、批判“平均斯坦”与“极端斯坦”,塔勒布的理论思想对金融领域、公共政策制定、哲学与认知科学都产生了一定的跨学科影响。之后从案例引入、内容框架、核心观点三个方面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重点讲解了“发现黑天鹅→我们为何无法预见黑天鹅→如何应对黑天鹅“的章节演进逻辑以及平均斯坦和极端斯坦的内涵与区别。
郑冰茹博士对李若瑜同学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一方面,她对汇报内容表示认可,强调了这本书阅读起来虽然稍显晦涩,但是对于应急管理乃至社会保障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建议同学们都仔细阅读。另一方面,她提出该书对于现实社会的主要启发在于“当不确定性高发的时候,决策者应该制定反脆弱性的政策”,同时,由于叙事谬误的广泛存在,要认清认知局限性。最后,针对该书思想内容的争议性,建议同学们在引用的时候辅以具体案例进行阐释。

(李若瑜同学的读书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媛媛分享的书籍是齐明山教授的《再论公共行政系统的熵值效应——管理效率递减规律再探》,从作者简介、概念介绍、研究内容与问题、研究思路与框架、总结与思考五个部分展开分享。首先介绍了官僚制和熵、熵增定律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官僚制是政府的组织结构,是公共行政系统以效率为中心而进行的一种组织设计,熵增定律是指事物结构的必然衰退的规律,还介绍了作者从封闭系统的共性和系统中要素互动下必然产生的低效率两个各方面,用熵定律分析行政系统运行的理论契合性。其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问题,作者主要围绕官僚体制制度性失效的表现、成因,宪政制度的本质以及与制度性失效的联系,庸人政治的形成、危害及应对之举三大方面形成论文的基本结构。关于“庸人政治”的形成原因,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包括官僚制排他性的政治现实、加强政府的合法性的制度本质、层层分工的“能量递减”、官僚制的“自由企业”的形成四个部分。庸人治政会导致公共行政系统效率低下,表现为负熵值减少,正熵值增加,作者指出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而且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才能保持组织的高能量、高效率。
郑冰茹博士对张媛媛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她认为张媛媛同学思路清晰,内容详细,PPT制作重点突出。同时,郑冰茹博士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推荐探索近期的有关熵增定律分析公共行政系统的论文,并进行深入阅读以拓展研究视野,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张媛媛同学的读书汇报)
202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黄琪分享了托马斯的《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一书。汇报人主要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公民参与的技术和评价这五个方面开展。首先,汇报人梳理了托马斯的学术脉络与代表著作,解析该论著诞生的社会政治背景。其次,她介绍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和公民参与的技术。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主要有自主式管理决策、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分散式的公众协商、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和公共决策等五种决策方式。公民参与的技术主要分为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参与;以增进政策接受性为目的的公民参与和当代公民参与的高级形式。最后,她指出托马斯的有效决策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该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效决策模型的理论是建立在美国的国情和民意基础之上的,对于其他国家的适用性还缺乏实证检验。
郑冰茹博士对黄琪同学的汇报内容进行点评。一方面,她认为汇报同学对书本内容理解的较为深刻,充分掌握了书本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她提到这本书全方位地论述了公民参与的策略与技术,是一本值得我们去深入阅读与探讨的书籍。

(黄琪同学的读书汇报)
2024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刘研分享的书籍是怀特科和费德里科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她从书籍介绍、核心内容梳理和启发与反思三个部分展开。介绍了两位作者对社会福利、“归咎于受害者”和制度性歧视三个核心概念的定义,分享了美国社会福利的五大支柱,分析了其在保障民众生活、减少贫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财政压力、福利依赖等。在启示部分强调了社会福利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郑冰茹博士对刘研同学的汇报内容做出点评。一方面,她对汇报同学准备工作提出表扬,汇报中对书目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她推荐了另一本作为补充的书目——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两本书相结合会对社会福利有更深入的认识。

(刘研同学的读书汇报)
在读书会的最后,郑冰茹博士进行了总结并肯定了大家的分享内容和求知精神,并且向同学们提出如下期许。
郑冰茹博士希望同学们要继续保持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在阅读文献或者学术著作时,要互相交流互相分享。鼓励大家多角度、深层次的阅读,同时要回归现实,多磨练自己学术上的能力。并且要主动思辨,有问题意识,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进行演绎分析、归纳分析等。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几位硕士研究生同学的分享和郑冰茹博士的点评中顺利结束。通过此次读书会不仅能够扩展同学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更能够促进不同专业间的学术碰撞与交流,提升同学们的学术思维水平。

(2025年第7期正学读书会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