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红色经典著作内涵,赋能社会治理现实问题。4月21日下午,我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西学楼1104教室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赋能治理实践”主题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主持,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陈露、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兼职辅导员王金富、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研究生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参与本次读书会。

(读书分享会现场)
读书会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兼职辅导员王金富对本次读书会作出寄语,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诵读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搭建学科间思想融汇平台,丰富经典著作实践内涵,探索理论指导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方法策略。

(王金富同学对读书分享会作寄语)
其后,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代表诵读《共产党宣言》片段,激昂澎湃的音乐与同学们极富感情的朗诵带领我们重温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社会关系、资本与阶级的深邃思考,以经典著作揭示的普遍原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引。

(2024级研究生代表正在朗诵)
读书会上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九名研究生对自己阅读的经典书目与思考感悟进行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何怡然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何怡然对习近平同志的《论教育》一书进行分享,着重分析该书“教育内容”部分并提出自身观点。首先对教育内容的定义、范畴进行界定,其后从注重教材建设、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八方面详细介绍总书记关于教育内容的布局。最后对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培育中国和中华民族价值观提出了自身思考。

(何怡然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熊丽娜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熊丽娜阅读分享习近平同志的《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从书籍基本信息、创作背景、经典节选品读展开介绍,对书中《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延安精神相关片段进行精读并分享阅读感想,一是学习王杰对待荣誉、待遇、物质的价值观,继承不怕苦、不怕死的奉献精神,二是深感传承五四精神内核使命,需以“大思政课”等形式进行优秀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熊丽娜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李浩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李浩做《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书籍分享。该书是列宁于1917年发表的全面阐述帝国主义理论的专著,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实质、历史地位等方面论述资本主义因垄断、腐朽等因素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通过阅读,感悟应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升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李浩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宋启娥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宋启娥对杨沫的半自传体小说《青春之歌》进行分享。分享人结合作者成长经历与所处时代梳理书籍创作背景。通过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主人公林道静如何从小资产阶级逐步蜕变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完成对封建家庭、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超越。最后分享人认为应珍惜当下,共建未来。

(宋启娥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安晨阳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安晨阳分享《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该书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间的历史进行梳理,着重关注领袖更迭与历史背景、毛泽东的成长与贡献、遵义会议与历史选择三方面内容。分享人对博古思想的转变等经典片段进行分析,最后深感革命道路崎岖与正确的领导对政党、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安晨阳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魏平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魏平方对金冲及的《20世纪中国史纲》进行分享。分享人首先对该书的基本信息进行介绍,梳理其成书特点,即以时间为轴线性叙事、分卷探讨核心问题、宏微观叙述相结合。其后分享书中有关辛亥革命的评价、历史研究方法论的讨论、群众史观内涵等内容的原文,感悟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性,同时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毫不动摇。

(魏平方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代表熊丽娜
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代表熊丽娜做《这群青年,为什么爬也要爬到延安去?》主题微宣讲。宣讲人结合历史事件与吴醒柏、马海德等个人故事,讲述不同阶级、不同身份具有革命信仰的青年汇集到延安,追求共产主义信仰,建设共产主义事业的感人故事。鼓励同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原则,体悟、传承延安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熊丽娜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赵雅洁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赵雅洁分享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首先从作者、创作背景简述书籍基本信息。其后以三条主线渐进论述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的关系,形成趋于完善的论证网络。其后分享人对天职、悲观未来等主题相关经典片段进行赏析,结合具体案例对政府腐败问题进行论述,探究信仰与世俗、出世与入世之间的价值追求,提出坚定理想信念、适应时代潮流、担当时代使命的思考。

(赵雅洁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孔妍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孔妍分享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介绍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的写作背景基础上,结合经典片段,论述书籍主要内容,首先提出应如何认识制度,其后从中央政府、检查制度、经济制度、地方制度等方面对汉唐宋明清历代政治制度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历代传统政治趋势,并分享以史为鉴、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共尊共信、文化自信的阅读启示。

(孔妍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胡鑫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胡鑫分享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该书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从宏观、微观经济两角度论述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后分享人从财政激励、产业政策、债务风险三方面对书籍主要内容进行介绍,通过书中案例分享发掘中国经济改革的精髓在于无数人的权衡与博弈。最后提出对自身处境保持敏感与反思,读懂政策背后逻辑与顺应时代趋势的感悟。

(胡鑫同学正在进行分享)
嘉宾点评
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陈露老师对九位分享人的分享进行点评与总结。陈露老师认为本次读书会起于理论、终于实践,汇集古今中外大家思想,同学们以知识武装自身,以实践开疆拓土,在分享中展现同学们对理想信念和自身专业的自信。同时陈露老师鼓励与会同学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坚持阅读、思考与感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持理论学习探寻,坚定理想信念,兼顾实践探索。

(陈露老师正在进行点评)
会议末尾,陈露老师为参与书目分享的同学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陈露老师为同学们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本次读书会为学科间思想碰撞、学术交流提供平台,构建起基于红色经典著作与治理现实问题的跨学科对话场域。同学们通过本次读书会深入理解经典著作内涵,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分析理论与实践融合路径。与会同学在老师的点评指导与和同学们的分享交流中激发创新思维,为治理现代化提供多元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