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分析社会保险费“全责征收”改革在基层落地过程中的流程瓶颈、协同保障与能力短板问题,探索提升征缴效率的制度路径与治理机制,2025年7月7日至9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系吴玉锋教授和王昭茜老师带领社会保障研究团队赴汉中市开展社保费征缴效率专题调研。此次调研得到国家税务总局汉中市及南郑区、汉台区、勉县等多地税务局支持,团队通过部门座谈、企业与居民访谈、社区走访等方式,全面掌握社保费征收的基层经办现状,企业和参保群众的一线关切。

在南郑区开展社保费专题调研座谈会

在南郑区开展访谈
7月7日,调研组在南郑区税务局召开首场座谈会,邀请国企、民企和中小微企业代表,城乡居民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人代表,人社、医保、财政、养老经办等部门干部,以及乡镇协办和税务一线人员参加。座谈会上,双方共同讨论了企业缴费基数核定、线上线下协作办理、断保补缴、基层动员和代缴服务压力、经办系统与数据共享等直接关系征收效率和群众办事体验的重点问题。

在勉县开展社保费专题调研座谈会

在勉县开展访谈
7月8日,调研组走进勉县税务局,聚焦高占比社保费征收带来的压力与应对路径。税务、人社、医保等各部门以及基层干部围绕信息共享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数据约束待遇核定和兑现、流动性强的外出务工人员缴费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调研组也同步与企业代表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大型国企和小微企业在社保缴费基数、企业用人成本、业务服务流程等方面的现状与诉求。
当日下午,调研组前往勉县办税服务厅与勉阳街道马营社区开展实地走访。在办税大厅实操税务系统,实地体验智能化业务与人工业务之间的服务范围、效率差异和完善空间。社区的调研则深入了解到,当前基层经办工作中居民对政策信息获取仍存在偏差,探索建立社保业务专岗、完善常态化政策宣传和解释通道对链接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至关重要。

在汉台区开展社保费专题调研会

在汉台区开展访谈
7月9日,调研组在汉台区税务局召开座谈并开展访谈,参会单位涵盖税务、养老、医保、财政、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进一步聚焦跨险种、跨层级、跨部门业务流程和数据信息传输问题,以及社保税费征收中的基层绩效考核、基层减负、基层增能等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路径。
通过对贯穿汉中市市区、中心城区、郊县等三地的税务、医保、基层社区、企业、参保群众等主体的全面性立体化调研,课题组认识到,社会保险费“全责征收”改革不仅是制度设计的完善,更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当前征收实践中,制度与现实衔接不畅、跨部门数据共享不足、信息系统支撑有限、基层人力紧缺与考核压力过重等问题交织并存,既制约了政策落地,也影响了缴费群体的获得感和信任度。
下一步,课题组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系统总结可推广的制度优化与机制创新经验,持续聚焦“全责征收”背景下的制度适配、数字化转型与基层能力建设,探索数字化系统优化和末端服务能力提升,真正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实证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与制度方案。
本次专题调研也是我院与税务系统协作的一次重要实践落地,我院将继续在人才培养、课题合作、咨政建言、干部培训等方面全面深化与税务系统的协作升级,从税务工作中汲取一手的实践素材,同时为税务系统输送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理论力量赋能税务系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