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晚19:00,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聂建亮教授在多媒体教室为我院2025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作了题为“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历史、当下与未来”的专题讲座。

(聂建亮开展专题教授)
本次报告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社会保险的内涵、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社会保险发展成就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前瞻。在正式讲述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之前,聂建亮教授先从大家熟悉的“五险一金”导入,让同学们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险进行大概了解。同时,聂建亮教授回答了社会保险对学生“有什么用?”的问题,由此来说明学习社会保险不仅是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研究社会保险的必修课,而且与所有学生密切相关,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选择工作岗位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随后,聂教授对社会保险的内涵进行具体讲解,对社会保险的概念、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并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从多方面进行比较,深化同学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聂教授详细阐述了社会保险的特征为:强制性、互济性、储备性、补偿性,并从强制与自愿、目的、主体与性质、资金来源、保障水平、对等性、政府角色等方面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进行差异分析。
接着聂教授介绍了建国以来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尤其重点讲述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1951—1984年,重点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离休退职待遇,工人劳动保险两个问题;1985年至今,国家重新实行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制度,建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合作医疗,到现在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了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建成了全面医疗体系。然后聂教授又通过《西安市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细则》来说明生育保险费并入基本医疗保险费统一征缴,并介绍了我国失业保险从待业保险到失业保险的发展。
最后,聂建亮教授从社会保险的成就、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保险前瞻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我国社会保险设立至今的发展现状。其中,聂教授肯定了我国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优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基金收支规模持续扩大且总体稳健、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的成就,同时指出了我国社会保险仍旧面临先天制度缺陷还在惯性运行之中、社会保险制度参保质量和筹资质量以及基金运营质量不高、现行制度无法妥善应对超常规老龄化和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大规模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聂建亮教授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做出前瞻性思考: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将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质量应不断完善,同时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应该寻求人工智能的全面赋能。

(聂教授深入剖析我国社会保险发展现状)
本次讲座中,聂建亮教授精彩的讲解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相关知识,聂教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给与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