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广大研究生的读写思考能力,6月23日上午,我院举办了第二期“正学读书会”。本期主讲人周文光老师围绕“读书的境界与方法”主题展开分享与讨论。本次读书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由学院科研副院长翟绍果教授主持,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周文光老师围绕这一主题,从读书的界定、读书的目的、读书的境界和读书的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分享。第一部分,周文光老师通过自身阅读经验,介绍了我们进行跨学科领域阅读的意义。周老师首先界定了本次分享的“读书”概念:阅读公开出版发行的纸质书和电子书。随后,他指出了系统阅读方式和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并着重介绍了系统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周老师分析了各式各样的读书目的:功利化阅读、完善知识水平、增强自信、陶冶情操。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性阅读之间无明显界限,亦无好坏之分,周老师指出,从广义上讲,所有阅读都带有一定目的性,最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
第三部分,周老师分享了关于“读书境界”的认识。根据读书量的由少渐多,对待书的态度也会变化。从对一本书深信不疑的“山清水秀”到理性看待书中知识的“烟雨迷蒙”,再到足以基于知识积累客观评价书籍的“山水分明”,这种变化源于我们知识积累程度不断加深,对书籍知识的态度愈加理性。
第四部分,周老师着重分享了读书方法。首先,精读经典。经典的教科书是宝藏,需逐字逐句读,不放过一个符号,认真做课后题。阅读前注意某本书的知识基础;其次,选读前沿。根据领域和兴趣来选择阅读;再次,从兴趣入手培养阅读习惯,可以从小说和科普类书籍入手,到专业类和跨学科书籍,再到哲学和思想史书籍;然后,读书的姿态。随心所欲的批注和感想,趁热打铁,即时写读书笔记,结合原有知识构建书本知识框架;然后,选书的标准。综合考虑作者、评价和目录结构,突破学科限制;最后,书籍的定位。选择畅销书还是硬骨头,因人而异。结合自身经验,周老师为研究生推荐了《社会心理学》等书籍。
最后,翟绍果老师做了总结。一方面,翟老师肯定了周文光老师对书籍阅读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翟老师希望研究生同学们多做有益阅读,提高阅读与学术能力,保持对学术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