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尧远教授在教室1508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全体研究生作了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共识、分歧、误区与路径”的专题讲座。
李尧远老师首先以问题开头,他让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治理和什么是现代化,并指出今天讲座的目的在于厘清概念。李老师的问题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接着他介绍了今天讲座的主题将聚焦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并从学术共识、观点分歧、认识误区、可行路径四个部分介绍其相关内容。
在第一部分的讲解中,李老师先指出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已有的发展基础是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时代背景,他认为治理的现实困境主要有国家转型、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治理难题。已有的发展基础主要有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制度体系、学术研究,其中每一个方面又列举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随后李老师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脉络,提出治理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当强调“多中心治理”中的“政府主导”。在讲述过程中,老师结合时事,使“邻避效应”、“迎臂效应”、“急诊室效应”等专业知识在案例中就进行了充分的讲解。
在第二部分的讲解中,李老师首先询问同学们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状态,进而列举出过程说、状态说以及两者都是的学者的观点;接着对于“治理”和“现代化”一词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最后借用多位学者的观点来回答国家治理现代化该如何评价,并引用泰国的诸多实例来分析协商民主的应用。
在第三部分的讲解中,李老师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张冠李戴、以西为标、治理万能,并通过描述诸多政策在各国的应用情况说明西方化不等同于现代化,推导出我们应立足自身来发展现代化的结论。
在第四部分的讲解中,李老师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可以从教育、法治、革新、民主、共享等几个方面来着手。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带来的是“want”,而集中带来的是“need”,国家层面决定了二者之间应如何转换,并提出民主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决策,只有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国家从理性出发才是最优的选择。
此次专题讲座内容丰富充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课程中,老师通过互动和举例的讲述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吸引了大家对于问题的深入思考,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内容的了解。此外, 李尧远老师引经据典式的讲解也扩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向李老师学习,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