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网络舆情综合治理 提升学校疫情防控能力
舆情总与疫情相伴相生,是高校应对疫情的重要一环。现阶段突发事件频发,舆情传播环境异常复杂,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置危机成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核心问题,对稳定师生情绪、引导师生坚定信心意义重大。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直接性。大学生在自媒体时代拥有主动的发言权与传播权利,多平台领域如微信、贴吧、论坛等交互性、集聚性很强的自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接触的网络信息量更多,更全面,并且可以迅速对相关事件发表意见,省略了层层中间环节意见表达的渠道更加通畅,态度呈现更加直接。
2.突发性。互联网传播信息方式简单直接且传播者身份隐蔽,使得大量意见被迅速扩散,某些热点问题借助于情绪化的表达,在短期内能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往往会让高校管理者始料未及。
3.非理性。互联网技术已日臻成熟,但与之对应的网络监管、立法以及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仍相对滞后,高校大学生并没有深入地探索社会,他们正处于思维和心理发展的塑造阶段,在深层次上,一些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是非能力,容易冲动,未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理性思考就将疫情信息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传播,这是很多舆情发酵的直接诱因和重要推手。
4.易感性。高校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使得大学生成为疫情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而且谣言传播的积聚性和关注度也会给疫情防控带来麻烦。
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出问题,需要对其综合治理的不同环节,即研判、处置及善后,着重开展以下工作:
1.舆情研判。研判工作主要包含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1)前者主要为建立分层分级的研判工作制度。在学校层面,应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成立网络研判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工部、团委、保卫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同时二级单位积极参与协调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对标学校标准,健全完善内部的研判工作制度。(2)实践层面则需要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研判队伍。亟须补充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业务精通,由思政工作者、专家教授、辅导员、学生代表及其他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组成的队伍,着重培养其中的优秀骨干力量,推动他们在思想上、业务上、能力上树标杆、立旗帜、做表率,不断提升研判工作的专业化、专门化、科学化水平。
2.舆情处置。网络舆情处置是研判工作的后续,直接决定舆情的发展方向,是整个舆情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将会对以后的工作产生示范效应,因此得到了高校管理者的普遍重视。(1)预警是重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工作预案。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高校设置网络舆情危机应急预案,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采取梯度管理的模式,根据危机等级协调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凝聚合力化解危机,全力保障校园的稳定安全。(2)引导是关键,培养合格的舆论“把关人”和“意见领袖”。网络把关一要强调技防,强化技术把关,引入舆情监测系统,凭借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二要强调人防,设立网络“把关人”,一旦发现有害的网络信息应及时报告,按要求删除,强化“把关人”在信息选择、舆论引导、舆情监测方面的作用。(3)公开是保障,强化信息报送和反馈机制。信息公开分为信息报送和信息反馈。信息报送主要指高校要及时向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事件进展。及时报送有利于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拖延不报或瞒报只会让学校更被动。信息反馈是指高校要及时反馈师生的舆情表达和利益诉求,善用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发布最新消息,澄清事实真相,同时利用主流媒体向社会公众传递正面信息,寻求更大范围的舆论支持。
3.舆情善后。(1)建立工作档案,做好后续跟进。危机处置结束后,要建立系统、全面、详细的工作档案,撰写工作报告,总结经验和教训,着眼于未来,探索从根源上防范危机发生的体制和机制,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对事件当事人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持续做好跟进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做到不留隐患、不留问题、不留死角。(2)健全考核机制,严格开展评估。综合运用常规考核与结果考核等手段。常规考核依据日常工作表现综合评定稳定安全业绩,突出正向激励的作用;结果考核突出重大事件的影响,建立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制,突出负向惩戒的作用。
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复杂,网络舆情问题日渐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安全和校园综合治理的重要因素。高校管理者应顺势而为,剖析网络舆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摒弃传统刚性的管理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研判—处置—善后”的治理原则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更新治理理念,调整治理结构,改变治理手段,构建治理机制,最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舆情治理大格局,进一步推进学校疫情防控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