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应急管理科学研究 — 正文

上一条:张心馨 || 推进“干部下沉”常态化 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下一条:贾伟 || 坚持四方协同,切实筑牢国际快件疫情防控屏障

关闭

梁炜 邵而行 || 优化封控隔离区管理(2): 滞留人员的服务管理
 

梁炜 邵而行 || 优化封控隔离区管理(2): 滞留人员的服务管理

在新冠疫情的封控隔离管理期间,做好因探亲旅游、出差、就医、外地无业、物流运输、交通场站中转以及其他情况造成的人员滞留的服务管理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自去年12月23日进行封控管理以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各有关部门为做好防控工作,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面管控的通告》《关于开展重点区域核酸筛查的通告》《关于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就医的通告》《关于做好因疫情滞留人员有序离市工作的通知》《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阶段性减免停车收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区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滞留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形成了比较好的经验和做法。随着西安市各区逐步进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有必要对封控管理期间滞留人员的服务管理保障机制进行总结、梳理和进一步完善。

一是信息摸排动态管理机制。滞留人员没有固定住宅登记地址,一些人甚至容身在棚户院落和小旅社,为统一指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一,建立以滞留人员所在社区、街道、城中村、隔离区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对滞留人员进行全面集中细致的摸底排查,详细了解其姓名、户籍、工作所在地及求助需求等情况,建立详细工作台账;其二,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方式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动态精确细致掌握实时情况;其三,统筹各职能部门对信息的归口管理,加强信息同源化、同质化建设和开放共享,避免多头采集造成的对滞留人员的干扰。

二是生活保障服务机制。其一,合理安置滞留人员的住宿问题,对于滞留该地住宿不便的人员,原则上实行就地安置;其二,建立生活必需品物资清单,将米、面、菜肉、食用油等食品、女性生活必需品、部分非处分药品和应急医疗用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纳入清单管理中,并对其进销存情况进行日监测报告,保证物资供应充足、种类齐全、价格平稳,可以满足滞留人员的生产、生活需求;其三,充分发挥多元治理、社会参与的物资供应体系,积极发挥大型电商、在线超市等市场力量,协调企业做好物资生产、库存、调运及销售工作,并做好市场监测,防止物价哄抬等违法行为。

三是有序离市管理机制。在滞留人员符合有序离市政策的情况下,多部门应密切配合,有序组织点对点输出。及时更进滞留人员意向登记工作,切实关注其需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滞留人员采取相应的安置与放行措施。对于外地学生、差旅人员以及交通受阻被困途中人员等滞留群体,所在地区对其进行离市资格初查复审后,防控部门、教育部门、交通部门等要联合调配各方资源,安排长途汽车、专列、包机等,鼓励自驾拼车,同时与接收地进行沟通,确保对滞留人员的顺利接收。对于滞留的外来务工人员或返岗人员,要另外考虑其就业问题,本着保用工稳就业的原则,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就业补贴吸引返岗或外来务工人员就地工作;创新线上招聘模式,匹配合适的岗位;还可以鼓励自主创业,减少失业人群,增强创新驱动力。

四是有序就医管理机制。其一,滞留人员就医程序按当地人员有序就医政策执行,异地就医问题按照国家异地医保就医政策执行,特别是关注老人、小孩、孕妇、病患等特殊滞留人员群体的就医问题,开通急重患者的服务电话和绿色通道;其二,医护人员应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柔性执行上级政策,上级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自由裁量余地和容错机制。

五是心理疏导援助机制。封控隔离期间,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同等重要。相较一般人员,滞留人员“急盼心理”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其一,要加大对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和人物的宣传报道力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战疫正能量,引导滞留人员正确看待积极向好的总体形势;其二,组织咨询专家专门对滞留人员进行心理安抚,缓解焦虑恐慌情绪,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滞留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作者梁炜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讲师,邵而行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QHWbYD1UjTtkz_3IWD89Q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