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无论是北京“7·21”特大暴雨还是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都是对我国城市多年来急速现代化一种检验。“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城市应当着眼于极端情景下城市防汛防涝应急准备。
一、做好暴雨洪涝风险排查,差异化统筹基础设施防汛建设标准
一是开展城市历史暴雨洪涝调查和水文研究。对城市发生时引起的洪水进行分析,包括场次暴雨洪水、历史暴雨洪水,逐一建立风险台账,形成城市易涝类风险分布图、风险隐患清单等,并制定针对性防汛措施。二是对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区域、行业、人员进行系统排查,加强对地处低洼地的学校、医院、道路、涵洞、地铁站、工厂等地的应急值守;同时,处于泄洪区的村庄、粮田、企业等也必须登记在册,方便通知撤离和灾后救助等。三是差异化统筹基础设施防汛建设标准。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人口密度以及建筑物的分布,充分考虑暴雨洪涝等在内的极端事件的影响,差异化统筹基础设施的防汛建设标准,以有效减轻损失。此外,要提高城市地下空间洪涝灾害抵御能力,完善地下避难指示与逃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排水、进口处挡水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避险能力,加强对城市洪涝风险的防范。
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内涝防御应急体系
一是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通过合理规划促进雨水资源再利用,不断探索建成新型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统筹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作,持续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二是完善城市暴雨洪涝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建筑、交通、环保等系统与防洪涝设施建设工作的协调性。要不断加强城市地下管道的建设和配套管理;提高排水明沟的改造达标率;做好排水泵站标准化建设;提升地铁、隧道、立交桥等防涝能力;及时清除水库溢洪道堵塞、城区积水点隐患,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城市内涝防御应急体系。三是搭建区域性应急合作和协同治理体系。为解决跨部门、跨区域洪涝灾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应强化城市之间的联动性,明确应急程序,建立覆盖省、市、县的多层应急管理协作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洪涝灾害信息共享,并综合法律法规、城镇规划、信息技术等条件,强化区域间应急管理合作的规范性和制度性,提高城市内涝防御应急体系治理成效。
三、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机制,持续提升基层防灾应急能力
一是要强化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重要基础,如河南郑州暴露出气象监测预报能力不足、预警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在修订防汛应急预案时,要把气象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并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设定熔断自行启动条件,加强会商研判,果断执行“关闭”“停止”“转移”等应急措施,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二是持续提升基层防灾应急能力。要加大基层应急人员的业务素养培训力度,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还应组建培养基层洪涝灾害的专业救援与抢险队伍,配备以足量的应急物资,让应急处置真正成为防洪保安的最后一道“防火墙”。除此之外,要注重公众灾害教育培训、防洪法规宣传和防汛应急演练等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善用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政府公众灾害信息利用水平。一方面,城市洪涝灾害治理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涉及巨量数据信息,对灾害数据的应用和处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为此,有必要将人工智能、5G网络等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城市洪涝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强化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并完善灾害信息的双向传播机制,提升政府和公众信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助力灾害信息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作者:雷晓康(西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