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建设,鼓励高校开设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加强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加强应急管理智库建设,探索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重特大突发事件首席专家制度;鼓励各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启动了以应急管理学院建设为载体的“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实验项目,旨在集成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优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探索应急安全领域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以建设高等学校应急管理学院为共享内核,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各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应急体系构建、应急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2020年3月17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公布了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试点学校名单,全国共有19所高校入选首批应急管理学院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底,应急管理部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会商有关部门,决定将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合并组建应急管理类大学。应急管理大学(筹)聚焦“高水平、有特色”的建设目标,深入谋划大学办学定位、编制大学发展规划和总体建设方案、优化布局学科专业、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治理体系。应急管理大学将立足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三大高地”,应急管理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两大中心”和“一个应急管理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为了解正在开展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高校在人才培养、课程编制、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现状如何,为践行《“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相关要求有何举措,《中国应急管理》杂志编辑部对暨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济南大学、石河子大学、湘潭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应急管理大学(筹)、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山西警察学院、广西警察学院等24家高校进行了调研,分析上述高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方案、路径和经验,以及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以此来探讨《“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相关要求的落实办法和途径。在对调研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特别邀请中国应急管理报社党委书记崔涛、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李开源、西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夏保成、中国矿业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王义保、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张小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世祥、《中国应急管理》杂志执行主编张广泉等,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应急管理的实践紧密关联,总体而言,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2002年的技术主导研究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应急管理以单灾种的分散式应对为主,主要分布在水利、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域,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以相关灾害领域的治理技术或工程为主,体制机制效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甚至空白。
第二阶段:2003年-2013年的全面探索时期。2003年的“非典”事件后,我国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启了应急管理学科规范化、系统化建设的帷幕,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启动。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第十九条指出:“高度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等,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应用和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并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如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年承担了国务院应急办委托的《中小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课题,2006年出版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一书,2008年开始招收应急管理方向的MPA学员,2013年成立陕西省应急管理研究院。暨南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我国首个应急管理学院,2010年,暨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理工大学于2010年成立应急管理学院,成为我国第一个独立的实体应急管理学院,其“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及应用”研究成果获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奖。除上述高校外,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高校也较早进入到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行列中。
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的高质量统筹发展时期。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了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指明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新方向。2015年的《国家安全法》、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都提出了加强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2019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8年多来,在前期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一方面,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研究相互融合,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也相互交叉,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走入“大应急”“大统筹”状态。另一方面,国家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应急管理的重大研究任务,教育行政部门增设了应急管理专业,数十家高校启动应急管理专业申报,应急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更是出现了“硬科技”和“软科学”并驾齐驱的局面,展现了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新成就。(本文章分三部分发布,这是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冯双剑:《中国应急管理》杂志记者;李尧远: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本文转载于《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022年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