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English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应急管理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院友工作 | 招生招聘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应急管理学术交流 — 正文

上一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应急管理团队集体学习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中国“双法”研究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成功举办2022年应急管理院长论坛

关闭

「西大应急」“中国这十年”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聚焦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情况,9月24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于线上开展“中国这十年”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应急管理团队的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先后围绕应急管理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研讨与交流。来自各大院校的师生参加了会议,全天累计观看达288人次。本次会议由许振宇老师和2021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刘泓贤主持。现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观点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上午:应急管理团队教师专场



周文光老师作了题为《我国智慧应急的“四梁八柱”及战略分析》的报告。周老师先从我国智慧应急发展的背景、涵义与形态出发,重点阐述了智慧应急的内涵,并结合我国智慧应急的三个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接着,周老师指出我国智慧应急离不开大数据搜集技术、数据仓库、数据分析与发掘、数据传输与备份,离不开以人才、技术、制度、文化为主要部分的“四梁八柱”。随后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我国智慧应急进行战略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最后提出我国智慧应急的发展应沿着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路径。



封超老师作了题为《我国智慧减灾这十年》的报告。封老师从“韧性城市”“海绵城市”以及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出发,将智慧减灾概况总结为三点。一是对灾害进行防范及有效预警,包括气象灾害监测、森林草原火险监测、地震灾害监测、地质灾害监测、水旱灾害监测等;二是对突发事件进行高效处置;三是对灾后进行回溯、分析总结。最后,封老师对智慧减灾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微振动、物联网技术、3S技术等先进技术做好手机灾害预警、建设高效的城市减灾智联网、丰富智慧安防AI识别、打造数字孪生智慧应急。


耿鹏老师作了题为《陕西省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耿老师先介绍了陕西省灾害风险防控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两个方面。随后耿老师结合六表一图详细阐述了机构改革前的陕西省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最后围绕我省陆续展开的提高自然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八大工程介绍了机构改革后的陕西省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张津嘉老师作了题为《极端天气应对的思考》的报告。张老师先介绍了南方持续雨雪冰冻灾害、超强台风“利奇马”、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这三个典型极端天气事件,然后分析了极端寒潮、台风、极端暴雨等频发极端天气特点。最后提出五个应对措施:一是增强风险预控意识,二是优化应急联动机制,三是提高监测预警效率,四是加大应急物资储备,五是健全应急指挥机制。




许振宇老师作了题为《我国韧性城市发展十年回顾》的报告。许老师围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这一事件,总结从该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入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重点介绍了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然后,许老师从国外五个阶段、国内三个阶段对韧性城市的研究进展加以详细梳理,并对不同阶段的高频关键词加以解读。最后提出对社会资本等“软韧性”构成要素研究、区域经济韧性与演化地理的融合性研究、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韧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等五个研究对韧性城市的未来进行展望。


下午:应急管理团队博、硕士研究生专场




2022级博士研究生黄润芸作了题为《公共危机背景下的“正能量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研究》的报告。“正能量谣言”的外衣,符合人们认知的社会积极因素,假借“正能量”的外衣,引发公众关切“正能量”往往会造成危害。首先对“正能量谣言”的社会危害剖析:消解政府权威,危害政府形象;不明事实真相,诋毁当事人、物形象;报道虚假信息,削弱媒体公信力;瓦解社会信任。其次,从演化阶段、演化历程、网络舆论与还原真相等四个方面回顾了两个典型“正能量谣言”,同时深入分析“正能量谣言”频发的原因:一是权威媒体的失责,二是官方信息的滞后,三是网络平台的助推,四是公众情绪的刺激。最后,提出“正能量谣言的”协同共治:政府完善各类谣言防范机制,媒体增强“把关人”的责任意识,引导现代网民的理性回归。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刘泓贤作了题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文化发展十年回顾:价值意涵、理论渊源与实践路径》的报告。刘泓贤同学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引言,强调“文化”是影响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他界定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文化的价值意涵,认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文化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实际,不仅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时代意义,突出人民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需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汲取中华传统安全文化思想,融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党的历届领导人的防灾减灾救灾思想等凝练而成的理论成果。接着,他从五个方面总结中国特色应急管理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即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应急管理工作的终极价值依归、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核心要义、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以提高公共部门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为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最后,他对未来中国特色应急文化发展进行瞻望:一是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赓续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二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应急管理伦理文化;三是加强领导者的伦理素质培养,切实提升公共管理者的应急伦理力。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李孟然作了题为《中国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概览》的报告。首先,李孟然同学对我国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背景,即应急管理部的成立进行全面的介绍。其次,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进行解读,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再次,对十年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事业梳理,如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中国(成都)国际应急产业发展论坛举行、“2018年应急管理国际论坛暨‘一带一路’安全发展论坛”,通过举办多届国际论坛,打造安全生产交流平台,增进世界各国之间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最后,他对未来我国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事业总结与展望,一是推动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二是巩固完善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网络;三是不断提高跨国(境)救援能力和水平;四是积极宣介应急管理中国理念和实践。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王之天作了题为《中国应急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创新——阅高小平老师著作有感》的报告。王之天同学基于对高小平老师的著作《中国应急管理制度创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阅读的体会,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应急管理领域的制度演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后的制度创新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中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处理好整体性治理与专业化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他基于阅读学习著作的学习,分享了他的学习思考:一是从协调组织到政府部门,中国应急管理制度之变;二是应急管理要发挥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优势。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张易知作了题为《中国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从单灾种处置到综合应急管理》的报告。张易知同学廓清新时代应急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是高风险的城市与不设防的农村并存;二是风险交织耦合。接着,他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国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历程,重点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阶段及特点进行回顾与总结,一是单灾种应对的应急管理体系,二是“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三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最后,他总结了十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一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正在实现由“单一风险”向“全风险”转变,由“单纯性应急”向“全过程管理”转变,由“政府管理”向“全社会力量参与”转变,我国应急管理基本构建了“八个体系”;二是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三是有效强化了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推动了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四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数量逐年下降;五是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构成了“两带一轴”的总体空间格局。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冯晨作了题为《浅谈中国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难点、对策演进及创新》的报告。首先,冯晨同学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难点进行梳理,一是网络舆情防范意识淡薄,二是网络舆情监测机制不完善,三是网络舆情应对专业人才缺乏,四是基层政府对网络舆情采取重管制轻引导的传统做法。其次,她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难点的原因进行分析,一是存在舆情治理认知偏差,二是舆情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接着,她针对原因提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对策,一是要发挥好基层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二是要加强网络舆情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发挥网络中“意见领袖”引导作用。最后,她对未来我国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制度创新进行展望,指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舆情进行有效应对与引导,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持续稳定的沟通桥梁是未来基层政府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重要任务。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冯皓晖作了题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灾害防治历程与综合防灾能力提升展望》的报告。首先,冯皓晖同学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然灾害防治历程,尤其对十八大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她对综合防灾能力的时代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紧迫性,二是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对综合防灾能力建设需求迫切。最后,她对未来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提升进行展望,一是要重视物理防御能力建设的提升,二是要重视社会防御能力建设的提升,三是重视人文防御能力建设的提升。




2021级应急管理硕士研究生叶旅艳作了题为《我国近十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政策变迁》的报告。叶旅艳同学在厘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相关政策和专业分类相关政策两大维度系统回顾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政策,并对不同阶段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政策特征进行总结:一是应急预案制订要求逐步完善,二是应急队伍组建及培训逐步明朗,三是应急物资保障制度逐步细化,四是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责任逐步明确,务实现场处置分工逐步清晰。




会议最后,雷晓康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参与研讨会的13位应急管理团队的老师、博、硕士研究生发言聚焦主题,内容丰富,能够启发与会嘉宾对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十年成就、发展现状与未来进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事应急管理的研究者必须具有政治敏锐性,紧扣时代发展主题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同时特别要注重领悟政策精神,学在经常,行在日常,不断提升政策文本解读能力,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最后,雷院长对未来西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系列学术活动安排做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说明,欢迎各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莅临参加。

版权所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 |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  邮编710127 邮箱:ggxy023@nwu.edu.cn 电话:029-88308093 登录
陕ICP备28765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