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晚,由西北大学社科处、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名家讲坛在线成功举办。教育部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凤阳教授受邀作了题为“现代性视角下的共同体构建”的学术报告。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教授主持讲座,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60多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张凤阳教授以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的120周年校庆与深厚情谊为引,抛出了“共同体”的研究主题。
在现实生活中共同体类型多样、形式各异,那么是否隐含着某种共性特征?滕尼斯在与“社会”的对照中凸显了“共同体”的独特内涵,前者仅是“机械的形态”,后者却是“有机的生命”,而“表现为直接的相互肯定”可视为对“共同体”概念的规范界定。“家庭”是共同体最为理想的类型,由此可以归结共同体的核心特征:情感体验的亲密结合;命运承当的休戚与共。外推“家庭”原型,“共同体”的形式也得到极大拓展,譬如结义兄弟间的歃血为盟,公共生活领域的政治结社、国家认同等。鲍曼在《共同体》中的形象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对共同体的理解与体验。
将“共同体”置于现代化视角下加以考察具有重要价值,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结构转型。前现代社会是“共同体”主导的社会,人们游离于各种共同体间,例如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人们不是坚持“个人权利”,而是通过参与“集合实体”来定义个体及其存在的正当性,脱离共同体意味着被放逐。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市场-市民”的三位一体成长侵占了共同体的存在空间,瓦解了共同体的传统形式。在市民社会中,货物交换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收益与需求的基本满足,虽然客观上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但自私的功利谋划造成了人际主观不信任,在市场竞争的风险意识下,契约成为人们互惠共利的合理选择,不过契约的本质就是人际的不信任,由此不断撕裂共同体。这样就会发现:在前现代社会,人身依附关系使得个体自由不可能,但无处不在的共同体又使得结构性的人际疏离不普遍;在现代社会,个体虽然从宗法体系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却引发了安全感和归属感问题。在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看,现代社会问题的辩证实质在于怎样为自由、平等而又孤独、疏离的市民提供在家之感。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欧洲城市行会和公社是有益的历史尝试。自由人的誓约团契是对行会公社运行逻辑的抽象概括:非封建性——平等自由人间的相互承诺;非功利性——基于博爱情怀和互助精神的自愿结合。誓约团契在互动情境中转换为可靠的公证,不断强化人际相互信任,给城市公社和行会注入了伦理属性。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对行会拥有大家庭的温馨和集体性的互助的描述让我们对行会的特性切肤可感。
最后,张凤阳教授拓展了共同体研究的方向,从城市行会到早期工人互助组织,再到19世纪德国流亡工人的“正义者同盟”,再到无产阶级组成的“共产主义同盟”,展现了共同体视角下的红色文化演进过程。
会议的最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和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雷晓康教授先后进行了交流分享。这场讲座,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宗族共同体、行业共同体等各种共同体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