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19点,由西北大学社科处、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侯外庐学术讲座”第261讲借助腾讯会议在线成功举办。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任剑涛教授受邀作了题为“中国现代化的再规划”学术报告。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教授主持讲座,雷晓康教授首先对任剑涛教授进行介绍。任剑涛教授特聘教授(2014-2019)。1998-1999年任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合作研究员、2010和2015年两任台湾大学访问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办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政治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曾获教育部哲社优秀著作二等奖、广东省政府哲社优秀著作一等奖,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霍英东教育基金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华夏英才基金。目前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中西政治思想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研究。近期出版有《建国之惑:留学精英与现代政治的误解》、《复调儒学一从古典解释到现代性探究》、《拜谒诸神:西方政治理论与方法寻踪》、《公共的政治哲学》、《当经成为经典》、《中国的现代国家构造》。主编“政治哲学研究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现代书系”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雷晓康教授表示侯外庐学术讲座是西北大学的最高品牌的学术讲座,代表学校对任剑涛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预祝本次讲座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线上讲座截图)
首先,任剑涛教授讨论了什么是现代化?任剑涛教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大家非常熟悉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即使我们从晚明算起,公认的现代化的起点也已经有将近150年的时间差距。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现代历史的起点是一五零零年,从文艺复兴时期算起是13、14世纪。所以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在时间上,相应地在结构上会有巨大的变化和重要的调整。任剑涛教授首先对这个问题做一分析,因为只有在现代化的世界脉络里,或在现代化的中国历史脉络里,我们才会去理解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强调中国式现代化。
其次,任剑涛教授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指的是什么,从总体上讲,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在我看来就是对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再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今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使我们国家的GDP跻身世界第二位。现代化下一步怎么办,总体规划怎么展开,进一步的进程如何去推进可能就变成了关键问题,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从中国物质器物的现代化推进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的以法治作为龙头的制度的现代化再加上最近又提出来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再次认同,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在制度现代化层面上的含义得到了鲜明的强调,而且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头推进的结构性内容。
最后,任剑涛教授通过对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两个问题分析之后,结论性的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虽然强调的是中国特色,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在共性中寻求、发现或者彰显中国现代化的个性问题。因而离开了现代化的共性,或者说离开了现代化的一个规范表述,其实就无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因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现代化是一个实质结构,中国式是一个国家特色,如果离开了现代化,那么中国式就成为没有实质性表述的一个命题了。所以现代化是有高度共性的一个现代世界历史进程。只有在这个视角才能够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怎么展现中国的特色。
(任剑涛教授开展讲座)
雷晓康院长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悟,指出第三部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我试图去从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角度去学习,听完任剑涛教授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再规划,更能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和逻辑的角度去梳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一直到现如今的选择。
开篇讲到的现代的中国化讲出了许多深邃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十分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不能隔离的,要从共性中寻找个性,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的经验,也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的现代化无论从时间、观念、还是发展的制度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今天任剑涛教授从另一个维度去分析,使得这一脉络更加清晰。特别是政治现代化、工商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关于现代化的结构性与阶段性,现代社会是以工业文明、民主政治为主的一种社会形态,任剑涛教授在最后的分享中,也能让我们去思考,怎么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吸收各国的经验,坚持把中华民族和现代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对现代化的论述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鲜明特色,我们并不是只靠自己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在吸纳世界各国现代化基础上的发展结果。
讲座最后,雷晓康教授并代表学校和学院对任剑涛教授表达衷心感谢。讲座的精彩内容使与会师生受益匪浅,“侯外庐学术讲座”第261讲圆满落幕。
(雷晓康院长发表感悟)